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棍噶扎勒参呼图克图之考评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绪论第11-15页
第一章 清王朝统治下的卓尼第15-32页
 第一节 历代中央王朝对卓尼的统治第16-21页
  一、卓尼的基本情况第16页
  二、历代王朝对卓尼的统治第16-19页
  三、土司制度的建立第19-21页
 第二节 卓尼地区对清中央政权的贡献第21-32页
  一、历代土司对清中央政权的贡献第21-26页
  二、高僧大德对明清中央政权的贡献第26-32页
第二章 清王朝统治下的新疆蒙古地区第32-50页
 第一节 藏传佛教传入新疆卫拉特蒙古之始末第32-36页
  一、新疆早期的藏传佛教第32-33页
  二、新疆的卫拉特蒙古第33-35页
  三、藏传佛教传入到新疆卫拉特蒙古第35-36页
 第二节 卓尼与蒙古地区的宗教文化关系第36-40页
  一、卓尼地区的藏传佛教第37-39页
  二、卓尼与蒙古之间的法缘关系第39-40页
 第三节 清末新疆的纷争局势第40-50页
  一、明代之前的新疆第40-42页
  二、明代及清初的新疆第42-44页
  三、清末纷争的新疆局势第44-50页
第三章 棍噶扎勒参三赴新疆第50-59页
 第一节 棍噶扎勒参之少年时代第50-52页
  一、棍噶扎勒参的种姓第50-51页
  二、棍噶扎勒参少年时代第51-52页
 第二节 棍噶扎勒参远赴新疆弘法第52-54页
  一、首赴新疆第52页
  二、二赴新疆第52-53页
  三、三赴新疆第53-54页
 第三节 棍噶扎勒参奉还律仪之始末第54-59页
  一、棍噶扎勒参奉还律仪、还戒从戎的缘由第54-55页
  二、棍噶扎勒参奉还律仪、还戒从戎的时间第55-57页
  三、棍噶扎勒参行奉还律仪的地点第57-59页
第四章 棍噶扎勒参在新疆军政活动第59-99页
 第一节 解围塔城,受封呼图克图第59-76页
  一、棍噶扎勒参率兵赴塔解围第59-65页
  二、塔城失守,棍噶扎勒参率众前往乌梁海第65-76页
 第二节 棍噶扎勒参收复布伦托海第76-89页
  一、棍噶扎勒参前往额尔齐斯河第78-79页
  二、布伦托海发生变乱之事第79-81页
  三、棍噶扎勒参率兵平定布伦托海变乱第81-84页
  四、棍噶扎勒参在阿勒泰修建承化寺第84-87页
  五、布伦托海裁撤后,棍噶扎勒参率兵收复乌里雅苏台第87-89页
 第三节 清廷册封棍噶扎勒参“呼图克图”之分析第89-99页
  一、关于其转世喇嘛称号的分析第89-90页
  二、关于其呼图克图名号的分析第90-93页
  三、棍噶扎勒参有无获得将军之官衔分析第93-95页
  四、相关人员对棍噶扎勒参呼图克图名号的认可第95-96页
  五、棍噶扎勒参对自己身份的认定第96-99页
第五章 棍噶扎勒参离疆之始末第99-115页
 第一节 沙俄加紧对中国西北边疆的征服第99-100页
 第二节 棍噶扎勒参与沙俄侵略者之间的斗争第100-103页
 第三节 清政府对棍噶扎勒参的处罚第103-108页
 第四节 棍噶扎勒参离疆之原因第108-110页
 第五节 棍噶扎勒参离疆赴藏第110-115页
  一、清朝相关官员对棍噶扎勒参不公正的评价第111-112页
  二、清政府对棍噶扎勒参不公平的对待第112-115页
第六章 棍噶扎勒参在西藏政教活动第115-127页
 第一节 为三世策墨林赴藏积极奔走第115-119页
 第二节 积极调解尼藏纠纷第119-123页
  一、尼藏纠纷的起因第119-120页
  二、尼藏纠纷的解决第120-123页
 第三节 棍噶扎勒参的宗教活动第123-127页
  一、拜见达赖喇嘛、朝圣礼佛第123-124页
  二、供奉拉卜楞寺第124-125页
  三、创建贡巴寺第125-127页
第七章 棍噶扎勒参四赴新疆第127-131页
结论第131-138页
 一、棍噶扎勒参的政治思想第131-133页
 二、棍噶扎勒参的佛教思想第133-134页
 三、清政府对棍噶扎勒参任用的方式第134-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2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42-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俄罗斯对藏文史籍的翻译及其藏学研究
下一篇: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折新型锁定加压接骨板的设计与生物力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