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核反应堆工程论文--反应堆部件及其设计、制造论文--燃料元件和组件论文--制造和检验论文

核燃料元件厂应急行动水平制定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页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第15页
    1.5 本章小结第15-17页
第2章 核应急行动水平法规标准第17-21页
    2.1 核应急相关概念第17页
    2.2 与核应急有关的法规、标准第17-18页
    2.3 应急状态分级第18-19页
        2.3.1 应急待命第18页
        2.3.2 厂房应急第18-19页
        2.3.3 场区应急第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3章 压水堆核燃料元件厂生产工艺及事故类型第21-31页
    3.1 核燃料元件厂的主要工艺流程第21-22页
    3.2 核材料的放射性及物理化学性质第22-23页
    3.3 铀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第23-24页
        3.3.1 UF_6第23页
        3.3.2 UO_2F_2第23-24页
        3.3.3 (NH_4)_2U_2O_7第24页
        3.3.4 UO_2第24页
        3.3.5 U_3O_8第24页
    3.4 生产线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安全控制措施第24-30页
        3.4.1 UF_6泄漏事故第24-26页
        3.4.2 核临界事故第26-27页
        3.4.3 氢气爆炸事故第27-28页
        3.4.4 火灾事故第28页
        3.4.5 物料撒落事故第28-29页
        3.4.6 环境污染事故第29页
        3.4.7 外部事件第29-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生产线潜在事故预先危险分析第31-41页
    4.1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应用第31页
    4.2 潜在事故预先危险性分析第31-41页
        4.2.1 UF_6泄漏预先危险分析第31-32页
        4.2.2 核临界事故预先危险分析第32-34页
        4.2.3 氢气爆炸预先危险分析第34-35页
        4.2.4 火灾预先危险分析第35-36页
        4.2.5 核材料撒落预先危险分析第36-37页
        4.2.6 环境事件预先危险分析第37-38页
        4.2.7 外部事件预先危险分析第38-41页
第5章 生产线事故后果评价第41-51页
    5.1 UF_6泄露事故后果评价第41-42页
        5.1.1 UF_6泄漏时内照射剂量估算第41-42页
        5.1.2 UF_6泄漏时HF量估算第42页
    5.2 核临界事故后果评价第42-44页
    5.3 氢气爆炸事故后果评价第44-46页
        5.3.1 回转电炉氢气爆炸事故第44-45页
        5.3.2 芯块烧结炉炉氢气爆炸事故第45-46页
        5.3.3 氢气爆炸飞射物影响分析第46页
    5.4 物料撒落事故后果评价第46-47页
    5.5 火灾事故后果评价第47-51页
第6章 应急行动水平制定第51-59页
    6.1 事故风险等级与应急等级的关系第51页
    6.2 基于事故征兆的报警信息第51-52页
    6.3 基于事故报警直接信息第52-54页
    6.4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第54-59页
        6.4.1 应急组织第54-55页
        6.4.2 应急工作流程第55-57页
        6.4.3 应急资源保障第57-58页
        6.4.4 应急数据第58-59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7.1 主要结论第59页
    7.2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第59页
    7.3 工作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成果目录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电安装工程多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基于截面偏差的堆芯功率分布重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