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感应炉漏炉报警装置的研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8-14页 |
1.1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课题提出的目标 | 第12-13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规划 | 第13-14页 |
2.总体方案设计 | 第14-23页 |
2.1 测量方法的选择 | 第14-19页 |
2.1.1 接触式漏炉报警装置 | 第14-16页 |
2.1.2 感应式漏炉报警装置 | 第16-18页 |
2.1.3 本课题测量原理 | 第18-19页 |
2.2 机械设计方案 | 第19-20页 |
2.2.1 非磁性不锈钢探针夹的机械结构 | 第19-20页 |
2.2.2 非磁性不锈钢探针夹的安装 | 第20页 |
2.3 硬件部分设计 | 第20-21页 |
2.4 软件部分设计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硬件部分设计 | 第23-40页 |
3.1 单片机介绍 | 第23-26页 |
3.2 复位电路 | 第26-27页 |
3.3 低压电源电路 | 第27-29页 |
3.4 高压电源电路 | 第29-32页 |
3.5 采集电路 | 第32-35页 |
3.5.1 信号采集 | 第32-33页 |
3.5.2 滤波处理 | 第33-34页 |
3.5.3 模拟/数字转换 | 第34-35页 |
3.6 其他电路 | 第35-39页 |
3.6.1 通讯电路 | 第35-36页 |
3.6.2 隔离电路 | 第36-37页 |
3.6.3 键盘电路 | 第37页 |
3.6.4 显示电路 | 第37-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软件部分设计 | 第40-50页 |
4.1 开发环境 | 第40-41页 |
4.2 软件流程图 | 第41-42页 |
4.3 初始化程序 | 第42页 |
4.4 菜单设置程序 | 第42-43页 |
4.5 数据处理程序 | 第43-44页 |
4.6 数据管理程序 | 第44-47页 |
4.6.1 数据保存 | 第45-46页 |
4.6.2 数据查询 | 第46-47页 |
4.7 SPI总线程序 | 第47页 |
4.8 通讯模块程序 | 第47-49页 |
4.9 液晶显示程序 | 第49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装置安装与调试 | 第50-61页 |
5.1 装置安装 | 第51-52页 |
5.1.1 电极安装 | 第51页 |
5.1.2 箱体安装与接线 | 第51页 |
5.1.3 安装说明 | 第51-52页 |
5.2 装置调试 | 第52-57页 |
5.2.1 调试方法 | 第52-54页 |
5.2.2 结果验证 | 第54-55页 |
5.2.3 调试说明 | 第55-57页 |
5.3 操作说明 | 第57-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研究生期间著作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