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之法律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创新点 | 第11-12页 |
一、资产证券化及其破产隔离概述 | 第12-16页 |
(一)资产证券化的构建模式与我国立法 | 第12-14页 |
(二)基础资产面临的“破产风险” | 第14-15页 |
(三)“破产隔离”的关键步骤 | 第15-16页 |
二、美国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模式的借鉴 | 第16-20页 |
(一)美国破产隔离主体SPV的法律分析 | 第16-18页 |
(二)关于美国基础资产“真实销售”的法律分析 | 第18-20页 |
三、我国证券化过程中“破产隔离”的实现 | 第20-30页 |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的法理分析 | 第21-26页 |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 | 第26-30页 |
四、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的缺陷 | 第30-34页 |
(一)特殊目的载体法人主体资格的缺陷 | 第30-32页 |
(二)“真实销售”标准缺失 | 第32-34页 |
五、我国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的完善 | 第34-37页 |
(一)特殊目的载体法律主体资格的确立 | 第34-35页 |
(二)“真实销售”标准的明确 | 第35-37页 |
六、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