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燃气轮机(燃气透平)论文--构造论文

航改燃气轮机燃烧室与烟气出口温度品质改善的数值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主要符号表第16-17页
1 绪论第17-26页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第18-2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3-25页
    1.4 本章小节第25-26页
2 燃烧室模拟的数学方法第26-36页
    2.1 燃烧室流场基本控制方程第26-27页
    2.2 湍流模型第27-30页
        2.2.1 湍流基本理论第27-28页
        2.2.2 两方程模型第28-30页
    2.3 湍流燃烧模型第30-32页
        2.3.1 简单化学反应系统第30-31页
        2.3.2 快速反应假设第31页
        2.3.3 混合分数与质量守恒第31-32页
    2.4 辐射模型第32-33页
    2.5 燃烧室燃烧过程数值计算方法第33-35页
        2.5.1 控制方程的离散第34页
        2.5.2 SIMPLEC算法简介第34-35页
    2.6 本章小节第35-36页
3 燃烧室结构及燃烧室计算方法第36-46页
    3.1 燃烧室基本结构第36-38页
    3.2 环形燃烧室的建模第38-41页
        3.2.1 燃机燃烧室几何建模第38-39页
        3.2.2 燃机燃烧室网格划分第39-40页
        3.2.3 边界条件第40-41页
    3.3 非预混燃烧的预处理第41-44页
    3.4 燃烧室流场的相关评定参数第44-45页
        3.4.1 出口温度均匀性第44-45页
        3.4.2 壁面温度分布第45页
        3.4.3 火焰长度第45页
    3.5 本章小节第45-46页
4 数值模拟结果与燃烧状态分析第46-59页
    4.1 燃烧室主燃区模拟结果分析第46-52页
        4.1.1 燃烧室主燃区温度、速度分布第46-49页
        4.1.2 燃烧室中燃料的分布第49-52页
    4.2 燃烧室掺混区模拟结果分析第52-56页
        4.2.1 掺混区模拟结果第52-53页
        4.2.2 掺混区对出口温度品质的影响第53-56页
    4.3 冷却系统模拟结果分析第56页
    4.4 燃烧室内部流动分析第56-57页
    4.5 本章小节第57-59页
5 燃机燃烧室出口温度品质的优化研究第59-75页
    5.1 旋流器安装角度值的优化研究第59-62页
    5.2 头锥外环孔角度的优化研究第62-66页
    5.3 掺混孔进气比例优化研究第66-69页
    5.4 主燃孔进气比例优化研究第69-71页
    5.5 优化研究结果验证第71-74页
    5.6 本章小节第74-7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结论第75页
    6.2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作者简介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湿空气流经平翅片管表面传热传质的数值研究
下一篇:生物质与煤混烧锅炉对流受热面腐蚀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