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

头寨岩崩启动机理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岩崩启动机理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1页
        1.2.1 国外岩崩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2 国内岩崩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1-22页
    1.4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5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2章 头寨岩崩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第24-32页
    2.1 头寨岩崩发生地地理位置第24页
    2.2 岩崩概况第24-25页
    2.3 头寨岩崩的工程地质特征第25-28页
        2.3.1 地形地貌第25-26页
        2.3.2 地层岩性条件第26-27页
        2.3.3 地质构造环境第27页
        2.3.4 水文地质条件第27-28页
        2.3.5 气候条件第28页
    2.4 岩崩形态特征第28-31页
    2.5 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岩性对岩崩启动的约束影响第32-45页
    3.1 构造控制约束第33-35页
        3.1.1 P_2β顺层滑移基础第33-35页
    3.2 峨眉山玄武岩形成的斜坡孕育失稳的环境及发生过程第35-39页
    3.3 峨眉山玄武岩盖层建造第39-42页
    3.4 峨眉山玄武岩层间构造第42-43页
    3.5 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岩崩启动时能量来源理论分析第45-61页
    4.1 岩崩启动机理的提出第45-46页
    4.2 运动性衡量标准第46-49页
    4.3 岩崩运动性的成生关系第49-50页
    4.4 头寨岩崩简化模型第50-57页
    4.5 岩崩过程中矿物晶体断裂能释放第57-60页
    4.6 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冲击效应对岩崩启动的推演影响机制第61-71页
    5.1 冲击速度第61-62页
        5.1.1 岩崩源区运移路径几何参数第61-62页
    5.2 冲击力以及崩滑体X方向加速度第62-64页
    5.3 冲击速度以及崩滑体Z方向加速度第64-65页
    5.4 三个关键速度之间关系第65-66页
    5.5 云南头寨岩崩计算模型第66-68页
    5.6 影响碎屑流运移速度的因素第68-70页
    5.7 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结论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8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斜条分法边坡地震永久位移分析
下一篇:考虑剪应力作用时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反分析的基础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