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9页 |
2.1 权力的概念 | 第14-15页 |
2.2 权力的效应 | 第15-18页 |
2.2.1 权力对认知的影响 | 第15-16页 |
2.2.2 权力对行为的影响 | 第16-17页 |
2.2.3 权力对情绪的影响 | 第17页 |
2.2.4 权力对决策的影响 | 第17-18页 |
2.2.5 权力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18页 |
2.3 权力的主要理论 | 第18-20页 |
2.3.1 权力的自我建构假说 | 第19页 |
2.3.2 接近‐抑制理论 | 第19-20页 |
2.3.3 情境聚焦理论 | 第20页 |
2.3.4 社会距离理论 | 第20页 |
2.4 权力的启动范式 | 第20-21页 |
2.4.1 回忆法 | 第21页 |
2.4.2 词汇任务 | 第21页 |
2.5 生命意义 | 第21-24页 |
2.5.1 生命意义的概念 | 第21-22页 |
2.5.2 生命意义的来源 | 第22页 |
2.5.3 生命意义的测量 | 第22-23页 |
2.5.4 生命意义的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2.6 自尊 | 第24-26页 |
2.6.1 自尊的界定 | 第24-25页 |
2.6.2 自尊的测量 | 第25页 |
2.6.3 自尊的功能 | 第25-26页 |
2.7 权力、自尊和生命意义的相关研究 | 第26-29页 |
2.7.1 权力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2.7.2 自尊与生命意义感关系研究 | 第27页 |
2.7.3 权力与生命意义感关系研究 | 第27-29页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第29-31页 |
3.1 问题的提出 | 第29页 |
3.2 以往研究局限 | 第29-30页 |
3.3 本研究的构思 | 第30-31页 |
3.3.1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3.3.2 研究假设 | 第30-31页 |
4 实验一 权力感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路径分析 | 第31-35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4.2.1 被试 | 第31页 |
4.2.2 研究工具与材料 | 第31-32页 |
4.2.3 施测方法与程序 | 第3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4.3.1 权力感、自尊和生命意义感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4.3.2 权力感、自尊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检验 | 第33页 |
4.4 讨论 | 第33-35页 |
5 实验二 词汇启动权力对生命意义的影响 | 第35-38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35页 |
5.2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5.2.1 被试 | 第35页 |
5.2.2 研究工具与材料 | 第35页 |
5.2.3 施测方法与程序 | 第35-36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5.3.1 权力的启动检验 | 第36-37页 |
5.3.2 权力的启动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 第37页 |
5.4 讨论 | 第37-38页 |
6 实验三 回忆法启动权力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 第38-43页 |
6.1 研究目的 | 第38页 |
6.2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6.2.1 被试 | 第38页 |
6.2.2 研究工具与材料 | 第38-39页 |
6.2.3 施测方法与程序 | 第39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6.3.1 权力的启动检验 | 第39-40页 |
6.3.2 权力感、自尊与生命意义感的描述性统计 | 第40页 |
6.3.3 权力感、自尊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分析 | 第40页 |
6.3.4 自尊在权力感和生命意义感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40-42页 |
6.4 讨论 | 第42-43页 |
7 讨论与分析 | 第43-46页 |
7.1 权力与自尊的关系 | 第43页 |
7.2 生命意义感与自尊的关系 | 第43-44页 |
7.3 权力与生命意义感、自尊的关系 | 第44-45页 |
7.4 权力的多种操纵范式的检验效果 | 第45-46页 |
8 不足与展望 | 第46-47页 |
9 总结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