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工程地震论文

东海县中心城区抗震防灾分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1 宏观背景第12页
        1.1.2 中观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14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4-16页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第18-3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2页
        2.1.1 城市地震灾害第18-20页
        2.1.2 抗震防灾空间第20-21页
        2.1.3 抗震防灾分区第21-22页
    2.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第22-25页
    2.3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综述第25-29页
    2.4 相关理论基础第29-31页
        2.4.1 中心地理论第29页
        2.4.2 公共设施区位理论第29-30页
        2.4.3 邻里单位第30-31页
        2.4.4 社区理论第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4页
第3章 抗震防灾分区的影响因素与划分方法分析第34-50页
    3.1 抗震防灾分区的影响因素第34-41页
        3.1.1 自然影响因素第34-37页
        3.1.2 社会影响因素第37-41页
    3.2 抗震防灾分区的划分原则及目标第41-43页
        3.2.1 划分原则第41-42页
        3.2.2 划分目标第42-43页
    3.3 抗震防灾分区的划分方法第43-48页
        3.3.1 抗震防灾分区的层级划分第43-46页
        3.3.2 抗震防灾分区的规模确定第46-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东海县中心城区抗震防灾分区第50-68页
    4.1 东海县基本概况第50-52页
        4.1.1 自然地理概况第50页
        4.1.2 行政区划第50页
        4.1.3 地震灾害史第50-51页
        4.1.4 地质构造情况第51-52页
    4.2 东海县城市总体规划概况第52-53页
        4.2.1 城市发展方向第52页
        4.2.2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第52-53页
    4.3 东海县中心城区抗震防灾分区影响因素分析第53-60页
        4.3.1 自然影响因素第53-56页
        4.3.2 社会影响因素第56-60页
    4.4 东海县中心城区地震灾害风险性分析第60-62页
    4.5 东海县中心城区抗震防灾分区的层级划分及规划结果第62-65页
        4.5.1 研究范围第63页
        4.5.2 抗震防灾片区第63-64页
        4.5.3 抗震防灾组团第64-65页
    4.6 本章小结第65-68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2页
    5.1 主要结论第68-69页
    5.2 创新之处第69页
    5.3 研究不足第69-70页
    5.4 研究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成果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东海县城市抗震防灾规划2014-2030》部分相关图纸第79-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津市地下水功能评价及调控方案研究
下一篇:桥镇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1+2沉积相及其控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