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桂林小说中的美国形象研究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3-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三、论题的理论依据 | 第15页 |
四、论题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曹桂林小说中的美国形象 | 第16-28页 |
第一节 贫富悬殊的美国形象 | 第17-21页 |
第二节 自由包容的美国形象 | 第21-23页 |
第三节 人情冷漠的美国形象 | 第23-25页 |
第四节 拜金堕落的美国形象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曹桂林小说中美国形象的书写特点 | 第28-34页 |
第一节 普通人性的关怀 | 第28-30页 |
第二节 文化融合的视野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天堂地狱的复合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曹桂林小说中美国形象的形成因素 | 第34-41页 |
第一节 异质文化中的真实体验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本土认识下的“集体想象” | 第36-39页 |
第三节 离散造成的身份认同危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曹桂林小说中美国形象的意义与局限 | 第41-48页 |
第一节 意义 | 第41-44页 |
一、真实的“他者”建构 | 第41-42页 |
二、对“自我”的文化投射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局限 | 第44-48页 |
一、作家自传式的书写 | 第44-46页 |
二、美国人形象的缺乏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