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中英缩略词表 | 第10-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14-18页 |
2.1 细胞、临床标本和组织芯片 | 第14-15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15-16页 |
2.3 主要试剂 | 第16-18页 |
第3章 实验方法 | 第18-34页 |
3.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8-21页 |
3.1.1 常规分子生物学试剂的配制 | 第18页 |
3.1.2 原位杂交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8页 |
3.1.3 细胞培养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8-19页 |
3.1.4 真核细胞DNA提取所需试剂的配制 | 第19页 |
3.1.5 PCR所需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第19-20页 |
3.1.6 盐析法提取组织DNA所需试剂的配制 | 第20页 |
3.1.7 亚硫酸氢钠法甲基化修饰DNA所需试剂的配制 | 第20-21页 |
3.1.8 LB培养基的配制 | 第21页 |
3.2 乳腺癌组织MIR-200C原位杂交 | 第21-22页 |
3.3 细胞培养 | 第22-24页 |
3.3.1 细胞复苏 | 第22页 |
3.3.2 细胞传代 | 第22-23页 |
3.3.3 细胞冻存 | 第23页 |
3.3.4 细胞计数 | 第23页 |
3.3.5 5-AZA-Cd R用药实验 | 第23-24页 |
3.4 CPG岛预测 | 第24页 |
3.5 RNA提取、MIRNA逆转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4-26页 |
3.5.1 总RNA的提取(Trizol法) | 第24-25页 |
3.5.2 miRNA逆转录 | 第25页 |
3.5.3 Real-time PCR | 第25-26页 |
3.6 真核细胞DNA的提取 | 第26页 |
3.7 亚硫酸氢钠甲基化修饰DNA | 第26-27页 |
3.8 TA克隆测序 | 第27-30页 |
3.8.1 通用引物PCR、PCR产物的纯化 | 第27-28页 |
3.8.2 TA克隆 | 第28页 |
3.8.3 PCR法鉴定阳性克隆 | 第28-29页 |
3.8.4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9页 |
3.8.5 产物测序 | 第29页 |
3.8.6 测序结果分析的相关软件 | 第29-30页 |
3.9 盐析法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 | 第30-31页 |
3.10 定性MSP | 第31页 |
3.11 定量MSP | 第31-32页 |
3.12 建立DHPLC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与组织中的MIR-200C | 第32页 |
3.13 统计 | 第32-34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 | 第34-42页 |
4.1 乳腺组织芯片MIR-200C原位杂交 | 第34-35页 |
4.2 5-AZA-CDR对四株乳腺癌细胞MIR-200C表达的影响 | 第35页 |
4.3 MIR-200C编码基因启动子CPG岛预测 | 第35-36页 |
4.4 BCS方法检测细胞MIR-200C编码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 | 第36-39页 |
4.4.1 miR-200c编码基因启动子CpG岛序列BSP引物设计 | 第36页 |
4.4.2 miR-200c启动子CpG岛的BSP引物PCR扩增 | 第36-37页 |
4.4.3 miR-200c编码基因CpG岛BSP引物扩增后TA克隆 | 第37页 |
4.4.4 miR-200c编码基因启动子区BSP引物扩增后TA克隆测序分析 | 第37-39页 |
4.5 定性MSP法验证乳腺癌细胞MIR-200C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 | 第39页 |
4.6 DHPLC验证乳腺癌细胞中MIR-200C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 | 第39-40页 |
4.7 乳腺组织标本MSP定性分析 | 第40页 |
4.8 乳腺组织标本MSP定量分析 | 第40-42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2-4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综述 | 第5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