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诉讼争议焦点整理制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3页
一、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的基础理论第13-22页
    (一)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的概念第13-14页
    (二)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的类型第14-16页
        1.事实争点第14页
        2.证据争点第14-15页
        3.法律争点第15页
        4.程序争点第15-16页
    (三)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的法理依据第16-18页
        1.当事人主义第16-17页
        2.集中审理原则第17-18页
    (四)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的价值第18-22页
        1.归纳与固定争议焦点第18-19页
        2.促使当事人自主化解纠纷第19页
        3.防范诉讼突袭和法官肆意第19-20页
        4.促进诉讼公正与效率第20-21页
        5.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第21-22页
二、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的域外考察第22-31页
    (一)域外国家的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第22-27页
        1.英国的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第22-23页
        2.美国的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第23-25页
        3.德国的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第25-26页
        4.日本的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第26-27页
    (二)域外立法对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启示第27-31页
        1.两大法系主要国家争点整理制度的相同点第27-28页
        2.两大法系主要国家争点整理制度的不同点第28-29页
        3.两大法系的立法经验对完善我国争点整理制度的启示第29-31页
三、我国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的现状考察与反思第31-39页
    (一)我国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的立法现状第31-33页
        1.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第31-32页
        2.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第32-33页
    (二)我国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3-37页
        1.相关立法未成体系第33页
        2.争点整理程序操作随意性大第33-34页
        3.证据交换欠缺程序规制第34-35页
        4.当事人失权制度不完善第35页
        5.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不完善第35-36页
        6.法官释明制度不完善第36-37页
    (三)我国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7-39页
        1.缺乏理论指导和完善的立法体系第37页
        2.缺乏相关诉讼原则第37页
        3.诉讼模式转换不彻底第37-39页
四、我国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的完善第39-53页
    (一)确立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的指导原则第39-41页
        1.公正与效率兼顾原则第39-40页
        2.当事人主导与法官合理引导原则第40-41页
    (二)设定民事诉讼争点整理制度的基本构架第41-49页
        1.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主体第41-43页
        2.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客体第43-45页
        3.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方法第45-47页
        4.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终结第47-48页
        5.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效力第48页
        6.民事诉讼争点整理效力的例外情况第48-49页
    (三)完善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程序的辅助制度第49-53页
        1.完善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第49-50页
        2.建立当事人失权制度第50-51页
        3.确立法官释明制度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W-ID3算法在铁路倒树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甘肃烟区烟叶适宜成熟指标与烘烤精准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