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D-SOA-XPM的全光波长转换器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光纤通信 | 第9页 |
1.2 全光网络 | 第9-10页 |
1.3 半导体光放大器 | 第10-11页 |
1.4 基于XPM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 | 第11-14页 |
1.5 论文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于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速率方程 | 第16-17页 |
2.2 静态模型 | 第17-19页 |
2.3 QD-SOA静态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19-22页 |
2.4 动态模型及求解方法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XPM效应波长转换器的相位特性 | 第24-34页 |
3.1 基于XPM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 | 第24-25页 |
3.2 探测光的相位差 | 第25-29页 |
3.2.1 相位差与脉冲宽度的关系 | 第26-27页 |
3.2.2 相位差与最大模式增益关系 | 第27页 |
3.2.3 相位差与有源区长度的关系 | 第27-28页 |
3.2.4 相位差与输入泵浦光功率的关系 | 第28-29页 |
3.3 啁啾 | 第29-33页 |
3.3.1 啁啾与损耗系数的关系 | 第30页 |
3.3.2 啁啾与线宽增强因子的关系 | 第30-31页 |
3.3.3 啁啾与最大模式增益的关系 | 第31页 |
3.3.4 啁啾与输入泵浦光功率的关系 | 第31-32页 |
3.3.5 啁啾与输入脉冲宽度的关系 | 第32-33页 |
3.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XPM效应波长转换器的Q因子特性 | 第34-44页 |
4.1 XPM效应的波长转换器的Q因子 | 第34-39页 |
4.1.1 Q因子与泵浦光功率的关系 | 第34-36页 |
4.1.2 Q因子与脉冲宽度的关系 | 第36-37页 |
4.1.3 Q因子与最大模式增益的关系 | 第37-38页 |
4.1.4 Q因子与有源区长度的关系 | 第38-39页 |
4.2 XPM效应和XGM效应的Q因子特性的对比 | 第39-42页 |
4.2.1 泵浦光功率 | 第40页 |
4.2.2 最大模式增益 | 第40-41页 |
4.2.3 脉冲宽度 | 第41-42页 |
4.2.4 有源区长度 | 第42页 |
4.3 总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