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7-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1-22页 |
第2章 大型机技术及WEB技术研究 | 第22-35页 |
2.1 大型主机简介 | 第22-24页 |
2.1.1 高可靠性、高稳定性 | 第22-23页 |
2.1.2 高I/O吞吐量(I/O Throughput) | 第23页 |
2.1.3 虚拟化技术 | 第23页 |
2.1.4 高安全性 | 第23页 |
2.1.5 大型主机的封闭性 | 第23-24页 |
2.2 大型主机的操作系统 | 第24-29页 |
2.2.1 多虚拟内存(Multiple Virtual Storage) | 第24-25页 |
2.2.2 作业(JOB) | 第25页 |
2.2.3 存储管理系统(SMS) | 第25-26页 |
2.2.4 时间共享选项(TSO) | 第26-27页 |
2.2.5 资源访问控制工具(RACF) | 第27-28页 |
2.2.6 系统显示和搜索工具(SDSF) | 第28-29页 |
2.3 大型机作业控制语言(JCL) | 第29-30页 |
2.4 大型机通信协议(TCPIP) | 第30-32页 |
2.5 大型机任务进入(管理)子系统(JES) | 第32-33页 |
2.6 Web展现层相关技术研究 | 第33-34页 |
2.6.1 网站相关技术 | 第33页 |
2.6.2 编程语言代码高亮技术 | 第33-34页 |
2.7 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基于WEB的大型主机维护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35-42页 |
3.1 任务概述 | 第35-36页 |
3.1.1 系统目标 | 第35-36页 |
3.1.2 大型主机系统维护工作内容 | 第36页 |
3.2 运行架构 | 第36-37页 |
3.2.1 系统软件要求 | 第37页 |
3.2.2 系统硬件要求 | 第37页 |
3.3 功能需求 | 第37-39页 |
3.3.1 功能划分 | 第37-38页 |
3.3.2 功能描述 | 第38-39页 |
3.4 系统安全 | 第39页 |
3.5 接口需求 | 第39-41页 |
3.6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WEB的大型计算机维护系统的设计 | 第42-60页 |
4.0 网页维护系统设计思想 | 第42页 |
4.1 基于WEB的大型计算机维护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2-44页 |
4.1.1 系统硬件架构 | 第43-44页 |
4.1.2 系统软件架构 | 第44页 |
4.2 展现层详细设计 | 第44-55页 |
4.2.1 系统首页 | 第44-45页 |
4.2.2 维护方式选择页 | 第45页 |
4.2.3 系统指令或按钮维护页 | 第45-46页 |
4.2.4 系统程序维护页 | 第46页 |
4.2.5 JCL系统程序执行返回页 | 第46-47页 |
4.2.6 页面维护中所用到的技术及工具 | 第47-55页 |
4.3 业务逻辑层详细设计 | 第55-56页 |
4.3.1 用户登陆及用户验证 | 第55页 |
4.3.2 维护方式选择 | 第55页 |
4.3.3 使用指令维护主机 | 第55页 |
4.3.4 系统JCL编辑及使用JCL维护大型机 | 第55-56页 |
4.3.5 查看系统JCL执行结果 | 第56页 |
4.3.6 系统安全性设置 | 第56页 |
4.4 数据传输层详细设计 | 第56-58页 |
4.4.1 使用TCPIP协议通信 | 第56-58页 |
4.4.2 FTP的PHP调用 | 第58页 |
4.4.3 JES的安全设置 | 第58页 |
4.5 数据服务层详细设计 | 第58-59页 |
4.6 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基于WEB大型计算机维护系统的实现 | 第60-87页 |
5.1 系统概述与技术架构 | 第60页 |
5.2 展现层实现 | 第60-65页 |
5.2.1 用户登陆的实现 | 第60-61页 |
5.2.2 维护方式选择的实现 | 第61页 |
5.2.3 通过指令维护大型机的实现 | 第61页 |
5.2.4 通过JCL维护大型机的实现 | 第61页 |
5.2.5 在线查看JCL执行结果的实现 | 第61页 |
5.2.6 JCL代码语法高亮 | 第61-65页 |
5.3 业务逻辑层的实现 | 第65-67页 |
5.3.1 用户登陆逻辑的实现 | 第65-66页 |
5.3.2 发送维护指令逻辑 | 第66页 |
5.3.3 编辑JCL程序维护系统逻辑的实现 | 第66-67页 |
5.4 数据传输层的实现 | 第67-72页 |
5.4.1 通过CICS来提交JCL程序到JES | 第67-68页 |
5.4.2 通过FTP提交JCL程序到JES | 第68-70页 |
5.4.3 WEB前端与主机之间数据传输的码制转换 | 第70-72页 |
5.5 数据服务层的实现 | 第72-73页 |
5.6 基于WEB的大型主机维护系统的测试验证 | 第73-86页 |
5.6.1 用户登陆测试验证 | 第73-75页 |
5.6.2 功能选择测试验证 | 第75页 |
5.6.3 系统指令或按钮维护主机测试验证 | 第75-77页 |
5.6.4 编辑JCL程序代码高亮测试验证 | 第77-78页 |
5.6.5 维护系统对于JCL程序文件测试验证 | 第78-82页 |
5.6.6 JCL维护程序提交后的输出测试验证 | 第82-84页 |
5.6.7 维护系统用户权限测试验证 | 第84-86页 |
5.7 小结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