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35页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第10-13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3-25页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 第25-32页 |
四、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32-35页 |
第一章 制度化之前的特殊师范教育 | 第35-56页 |
第一节 近代中国特殊师范教育的滥觞 | 第35-46页 |
一、教会与近代中国的特殊师范教育 | 第35-40页 |
二、民间力量与近代中国的特殊师范教育 | 第40-43页 |
三、清末、民国政府与近代中国的特殊师范教育 | 第43-46页 |
第二节 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特殊师范教育 | 第46-53页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殊教育改革 | 第46-48页 |
二、20世纪50年代特殊教育教师发展状况 | 第48-51页 |
三、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期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 | 第51-53页 |
第三节 这一时期特殊师范教育的特点 | 第53-56页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师范教育:自发性 | 第53-54页 |
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特殊师范教育:政府的有限参与 | 第54-56页 |
第二章 20世纪80、90年代特殊师范教育的制度化 | 第56-108页 |
第一节 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创立的背景 | 第56-65页 |
一、时代背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提出与教育的普及 | 第56-58页 |
二、实践背景:特殊教育受重视程度的提升与特殊教育体系的建立 | 第58-61页 |
三、政策背景:师范教育制度的恢复与特殊师范教育政策的确立 | 第61-65页 |
第二节 特殊师范教育体系的初建 | 第65-102页 |
一、中等特殊师范教育的产生 | 第65-83页 |
二、高等特殊师范教育的产生 | 第83-89页 |
三、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体系的建立 | 第89-102页 |
第三节 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形成 | 第102-108页 |
一、对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形成的判断 | 第102-103页 |
二、这一时期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表现特征 | 第103-108页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调整与变革 | 第108-137页 |
第一节 特殊师范教育制度调整与变革的动因:教师教育改革 | 第108-112页 |
一、传统师范教育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 第108-109页 |
二、师范教育改革:由“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 第109-112页 |
第二节 新世纪特殊师范教育制度调整的举措 | 第112-133页 |
一、培养层次提升与培养机构变革 | 第112-118页 |
二、培养目标的调整 | 第118-124页 |
三、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 第124-128页 |
四、培训制度的发展 | 第128-133页 |
第三节 新世纪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变革的性质与模式 | 第133-137页 |
一、新世纪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变革的性质:一次制度变迁 | 第133-135页 |
二、新世纪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变革的模式:强制性制度变迁 | 第135-137页 |
第四章 当前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37-183页 |
第一节 特殊师范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138-144页 |
一、政策目标的僵化 | 第139-141页 |
二、政策价值观的偏离 | 第141-144页 |
第二节 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失范 | 第144-158页 |
一、培养层次的实践困境 | 第144-148页 |
二、组织机构扩张中的无序 | 第148-154页 |
三、特殊教育专业设置中的学科缺失 | 第154-158页 |
第三节 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制度的不健全 | 第158-165页 |
一、在职培训制度的不完善 | 第158-164页 |
二、新教师入职教育制度缺失 | 第164-165页 |
第四节 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实践困境 | 第165-183页 |
一、总体数量不足 | 第166-171页 |
二、专业化程度不高 | 第171-178页 |
三、结构不合理 | 第178-183页 |
第五章 构建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 第183-226页 |
第一节 “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提出 | 第183-189页 |
一、“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概念的提出 | 第184-185页 |
二、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现代性”特征 | 第185-189页 |
第二节 构建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的背景与意义 | 第189-197页 |
一、构建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是特殊教育发展与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 第189-192页 |
二、构建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是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 第192-193页 |
三、构建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是全纳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 第193-197页 |
第三节 现代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 第197-226页 |
一、建立特殊师范教育机构发展的制度规范 | 第197-202页 |
二、调整特殊师范教育的招生制度 | 第202-205页 |
三、改革特殊教育专业,探索特殊师范教育大学化的培养模式 | 第205-210页 |
四、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特殊师范教育制度 | 第210-216页 |
五、加强以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的特殊教育教师标准体系建设 | 第216-2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26-237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237-238页 |
后记 | 第238-2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