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民事起诉受理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引言第13-14页
一、民事起诉受理制度内涵第14-17页
 (一) 民事起诉受理制度基本概念第14-15页
  1、民事起诉与民事起诉权第14页
  2、民事起诉中的受理第14页
  3、民事起诉受理制度第14-15页
 (二) 民事起诉受理制度基本内涵第15-17页
  1、形式内涵第15页
  2、价值内涵第15-16页
  3、价值选择第16-17页
二、民事起诉受理制度比较研究第17-24页
 (一) 外国法中的民事起诉受理制度第17-21页
  1、美国民事起诉受理制度第17-18页
  2、英国民事起诉受理制度第18-19页
  3、德国民事起诉受理制度第19-20页
  4、日本民事起诉受理制度第20-21页
 (二) 外国民事起诉受理制度比较第21-24页
三、我国民事起诉受理制度理论研究现状及司法运行现状第24-30页
 (一) 我国民事起诉受理制度理论研究现状第24-26页
  1、理论研究现状第24-25页
  2、理论研究成果在司法实践中难以落实第25-26页
 (二) 我国民事起诉受理制度司法运行现状第26-30页
  1、立法上的不足第26-28页
  2、司法运行中的缺陷第28-30页
四、我国民事起诉受理制度重构第30-38页
 (一) 重构我国民事起诉受理制度理论基础第30-33页
  1、诉的利益理论第30-31页
  2、诉权保护理论第31-33页
  3、民事起诉权和民事实体权分离理论第33页
 (二) 重构我国民事起诉受理制度思路第33-34页
  1、以保护诉权为出发点第33-34页
  2、合理降低受理条件第34页
  3、区分正当当事人和程序当事人第34页
  4、将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区别开来第34页
 (三) 我国民事起诉受理制度重构具体举措第34-38页
  1、民事起诉受理条件第35页
   (1) 提交起诉状第35页
   (2) 预交案件受理费第35页
  2、民事起诉受理程序运行第35-38页
   (1) 提交起诉状第35-36页
   (2) 法官释明第36页
   (3) 诉前调查第36页
   (4) 诉前调解第36页
   (5) 立案登记第36-37页
   (6) 适用程序分流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滥用民事诉权控制研究
下一篇:论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