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贯叶连翘中二蒽酮类化合物免疫活性研究及其白蛋白-IgG抗体偶联物的研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8页
   ·中药的免疫学研究概况第18-20页
     ·中医与免疫的渊源第18页
     ·中药的优势第18页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第18-19页
     ·中药增强免疫功能的机理第19-20页
   ·中药有效成分的对机体免疫网络的影响第20页
   ·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第20-24页
     ·靶向给药系统概述第20-21页
     ·中药和天然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第21-23页
     ·中药和天然药物靶向给药系统存在问题及展望第23-24页
   ·抗体偶联药物的研究概况第24-27页
     ·抗体及药物第24页
     ·偶联剂第24-25页
     ·偶联方式第25页
     ·偶联物的检测方法第25-27页
   ·研究思路、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第二章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第28-50页
   ·材料与方法第28-30页
     ·实验动物第28页
     ·药物及试剂第28页
     ·仪器设备第28-29页
     ·动物分组与处理第29页
     ·检测项目及方法第29页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第29页
     ·免疫抑制小鼠相关器官组织病理学观察第29-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46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脏体指数的影响第30-31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小鼠抗氧化能力及相关酶的影响第31-37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过氧化物及一氧化氮的影响第37-40页
     ·免疫抑制小鼠相关器官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第40-46页
   ·讨论第46-50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脏体指数的影响第46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小鼠抗氧化能力及相关酶的影响第46-48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过氧化物及一氧化氮的影响第48-49页
     ·免疫抑制小鼠相关器官组织病理学观察第49-50页
第三章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小鼠T细胞表面膜分子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第50-62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1页
     ·药物及试剂第50页
     ·仪器设备第50页
     ·检测项目及方法第50页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第50-51页
   ·结果与分析第51-59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小鼠T细胞表面膜分子的影响第51-54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小鼠白介素的影响第54-57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小鼠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第57-59页
   ·讨论第59-62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小鼠T细胞表面膜分子的影响第59-60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小鼠白介素的影响第60-61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小鼠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第61-62页
第四章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大鼠 cAMP/cGMP 信号通路的影响第62-68页
   ·材料与方法第62-63页
     ·实验动物第62页
     ·药物及试剂第62页
     ·仪器设备第62页
     ·动物分组与处理第62-63页
     ·检测项目及方法第63页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第63页
   ·结果与分析第63-66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大鼠环磷酸腺苷(cAMP) 的影响第63-65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大鼠环磷酸鸟苷(cGMP) 的影响第65-66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大鼠 cAMP /cGMP 的影响第66页
   ·讨论第66-68页
第五章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大鼠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的影响第68-75页
   ·材料与方法第68-70页
     ·药物及试剂第68页
     ·仪器设备第68页
     ·检测项目及方法第68-70页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第70页
   ·结果与分析第70-73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大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的影响第70-72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大鼠皮质醇( CORT)的影响第72-73页
   ·讨论第73-75页
第六章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的网络相关因子的影响第75-85页
   ·材料与方法第75-78页
     ·药物及试剂第75页
     ·仪器设备第75页
     ·检测项目及方法第75-78页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第78页
   ·结果与分析第78-83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大鼠白介素 -1( IL-1)的影响第78-79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大鼠多巴胺( DA)的影响第79-81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A)的影响第81-82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对免疫抑制大鼠 5- 羟色胺( 5-HT)的影响第82-83页
   ·讨论第83-85页
第七章 二蒽酮类化合物白蛋白包合物的研制第85-96页
   ·材料与方法第85-89页
     ·药物及试剂第85页
     ·仪器设备第85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的制备第85-86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中 HYP 的 HPLC 测定方法第86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处方工艺的优化考察第86-87页
     ·优化工艺及验证第87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形态,粒径及电位分析第87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产率,包封率及载药量第87-88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的体外释药特性考察第88-89页
   ·结果与分析第89-94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处方工艺的优化考察结果第89-91页
     ·优化工艺及验证结果第91-92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透射电镜分析结果第92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粒径分析结果第92-93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电位分析结果第93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的产率、包封率和载药量第93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的体外释药特性考察结果第93-94页
   ·讨论第94-96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的制备第94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处方工艺的优化考察结果第94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形态,粒径及电位分析第94-95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的白蛋白包合物的产率、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放第95-96页
第八章 二蒽酮类化合物白蛋白包合物与免疫球蛋白 G 抗体的偶联第96-103页
   ·材料与方法第96-100页
     ·药物及试剂第96页
     ·溶液配制第96-98页
     ·仪器设备第98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白蛋白包合物与免疫球蛋白 G 抗体偶联物的制备第98页
     ·偶联条件的优化第98-99页
     ·SDS - PAGE 电泳检测第99-100页
   ·结果与分析第100-101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白蛋白包合物与免疫球蛋白 G 抗体偶联物的制备及偶联条件的优化第100页
     ·SDS - PAGE 电泳检测结果第100-101页
   ·讨论第101-103页
     ·二蒽酮类化合物白蛋白包合物与免疫球蛋白 G 抗体偶联物的制备及条件优化第101-102页
     ·SDS - PAGE 电泳检测 结果讨论第102-103页
第九章 结论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作者简历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薯贮藏蛋白的抗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面向学科领域的科研信息环境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