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零价铁联同硫酸盐还原菌处理沉积物重金属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沉积物重金属修复处理技术概况 | 第11-19页 |
1.1.1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概述 | 第12-13页 |
1.1.2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 | 第13-14页 |
1.1.3 沉积物重金属处理处置方法 | 第14-18页 |
1.1.4 结语 | 第18-19页 |
1.2 硫酸盐还原菌的应用概述 | 第19-23页 |
1.2.1 硫酸盐还原菌概述 | 第20-21页 |
1.2.3 硫酸盐还原菌的稳定化机理 | 第21-23页 |
1.2.4 硫酸盐还原菌相关的研究进展 | 第23页 |
1.3 微米零价的应用历史 | 第23-24页 |
1.4 课题的产生 | 第24-27页 |
第2章 复合重金属稳定化的形态研究 | 第27-41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7-32页 |
2.2.1 样品的采集和材料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2 实验仪器和制剂 | 第28-29页 |
2.2.3 实验重要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2.2.4 稳定化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30-31页 |
2.2.5 毒性浸出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2.3.1 沉积物重金属总量和形态分析 | 第32页 |
2.3.2 化学分析pH、ORP | 第32-34页 |
2.3.3 BCR连续浸提实验结果综合分析 | 第34-38页 |
2.3.4 毒性浸出试验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2.4 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沉积物的生物群落及底泥成分分析 | 第41-55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实验步骤及方法 | 第41-45页 |
3.2.1 生物多样性分析 | 第41-45页 |
3.2.2 沉积物能谱分析 | 第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3.3.1 生物多样性 | 第45-47页 |
3.3.2 沉积物能谱分析 | 第47-54页 |
3.4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申请的专利目录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