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一) 案例 | 第12页 |
(二) 由案例引出的问题 | 第12-14页 |
二、保证期间的涵义 | 第14-23页 |
(一) 保证期间的概念 | 第14-16页 |
(二) 保证期间的特征 | 第16-17页 |
(三) 保证期间的性质 | 第17-21页 |
1. 诉讼时效说 | 第17-18页 |
2. 除斥期间说 | 第18-19页 |
3. 债务履行期间说 | 第19页 |
4. 失权期间说 | 第19-21页 |
(四) 保证期间的长短 | 第21-23页 |
1. 约定的保证期间的长短如何确定 | 第21页 |
2. 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的长短如何确定 | 第21-22页 |
3. 未约定主债务履行期限的保证期间的长短如何确定 | 第22页 |
4. 对于主债务履行期限已届至保证人仍提供担保的保证期间长短如何确定 | 第22-23页 |
三、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衔接 | 第23-31页 |
(一) 保证期间与保证诉讼时效的立法宗旨 | 第23-25页 |
(二) 保证期间与保证诉讼时效的起算 | 第25-30页 |
(三) 保证期间与保证诉讼时效的效力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