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1页 |
1.4 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2.1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 第13-18页 |
2.1.1 风险的内涵 | 第13页 |
2.1.2 项目风险管理有关概念 | 第13-14页 |
2.1.3 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14-18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2.2.1 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2.2.2 污水源热泵项目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2.2.3 文献研究述评 | 第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 第22-28页 |
3.1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概况 | 第22-23页 |
3.1.1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建设范围 | 第22页 |
3.1.2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 第22-23页 |
3.2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主要风险类型 | 第23-24页 |
3.3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3.3.1 项目风险识别困难 | 第24-25页 |
3.3.2 风险评价误差较大 | 第25页 |
3.3.3 风险应对措施不健全 | 第25-26页 |
3.3.4 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 第26页 |
3.4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 | 第26-27页 |
3.4.1 风险管理方法不科学 | 第26页 |
3.4.2 风险管理流程不完善 | 第26-27页 |
3.4.3 风险管理资料欠缺 | 第27页 |
3.4.4 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 第2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风险识别与分析 | 第28-38页 |
4.1 污水源热泵建设项目的特点 | 第28页 |
4.2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风险识别 | 第28-31页 |
4.2.1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风险识别过程 | 第28-30页 |
4.2.2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风险分类 | 第30-31页 |
4.3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风险分析 | 第31-37页 |
4.3.1 项目前期决策阶段的风险 | 第31-33页 |
4.3.2 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 | 第33-34页 |
4.3.3 项目运营阶段的风险 | 第34-35页 |
4.3.4 外部环境风险 | 第35-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风险评价与应对 | 第38-50页 |
5.1 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第38页 |
5.2 层次分析法在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第38-45页 |
5.2.1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第38-40页 |
5.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风险评价 | 第40-45页 |
5.3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 第45-49页 |
5.3.1 风险规避 | 第46-47页 |
5.3.2 风险转移 | 第47-48页 |
5.3.3 风险控制 | 第48-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JN市污水源热泵项目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 第50-53页 |
6.1 公司内部管理 | 第50-51页 |
6.1.1 完善项目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 第50页 |
6.1.2 提高人员素质,进行相关培训 | 第50-51页 |
6.1.3 严格执行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程序 | 第51页 |
6.2 项目参与方管理 | 第51-53页 |
6.2.1 提高选择承包商的标准 | 第51页 |
6.2.2 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 第51-52页 |
6.2.3 信息传递规范化,加强各方沟通 | 第52-53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第53-55页 |
7.1 结论 | 第53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