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密码的加密与解密论文

指纹密钥生成与基于身份的加密方案研究

ABSTRACT第5-6页
摘要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2 生物密钥技术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生物密钥技术研究难点与挑战第14-1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指纹密钥技术基础第17-23页
    2.1 基于Fuzzy Vault的密钥生成算法第17-19页
    2.2 基于Fuzzy Commitment的密钥生成算法第19-21页
    2.3 动态密钥生成算法第21-22页
    2.4 本章小节第22-23页
第3章 一种基于(t,n)门限的安全指纹密钥生成算法第23-38页
    3.1 指纹图像预处理第23-29页
        3.1.1 指纹图像的增强第24-27页
        3.1.2 指纹图像的二值化与细化第27-29页
    3.2 密钥生成算法基础第29-30页
        3.2.1 指纹特征的量化第29页
        3.2.2 (t,n)门限在密钥保护中的应用第29-30页
        3.2.3 拉格朗日插值法第30页
    3.3 密钥生成算法第30-33页
        3.3.1 密钥生成阶段第30-31页
        3.3.2 密钥恢复阶段第31-33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35页
    3.5 算法安全性分析第35-36页
    3.6 算法存在的问题与问题分析第36-37页
    3.7 本章小节第37-38页
第4章 一种基于指纹与身份的公钥加密方法第38-46页
    4.1 双线性对的相关理论第38-39页
        4.1.1 双线性映射第38-39页
        4.1.2 双线性对的困难问题以及安全假设第39页
    4.2 基于指纹与身份的加密技术研究第39-44页
        4.2.1 基于身份的加密体制的研究进展第40页
        4.2.2 Boneh与Franklin的基于身份的公钥加密体制第40-42页
        4.2.3 一种基于指纹与身份的公钥加密方法第42-44页
    4.3 基于指纹与身份的加密方法分析第44-45页
    4.4 本章小节第45-46页
第5章 指纹密钥生成算法的并行实现与分析第46-57页
    5.1 OpenCL简介第46-48页
        5.1.1 平台模型第46-47页
        5.1.2 执行模型第47-48页
        5.1.3 内存模型第48页
        5.1.4 编程模型第48页
    5.2 指纹密钥算法并行实现的可行性第48-49页
    5.3 基于(t,n)门限的指纹密钥生成算法的并行实现第49-54页
        5.3.1 指纹图像预处理的并行实现第49-52页
        5.3.2 指纹密钥恢复算法的并行实现第52-54页
    5.4 指纹密钥生成串并行算法效率分析第54-56页
    5.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6.1 总结第57-58页
    6.2 展望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附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配置32bit定点FFT处理器芯片设计
下一篇: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Kalman融合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