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中水回用处理工艺研究及工程设计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危机 | 第9页 |
1.1.2 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 第9-10页 |
1.1.3 高等院校中水回用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中水回用研究进展及现状 | 第14-40页 |
2.1 概述 | 第14-15页 |
2.2 中水的概念及使用范围 | 第15页 |
2.3 国外中水回用的概况 | 第15-16页 |
2.4 国内中水回用的概况 | 第16-20页 |
2.4.1 我国中水回用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 第16-18页 |
2.4.2 我国中水回用的潜力 | 第18-19页 |
2.4.3 我国中水回用的相关政策、标准 | 第19-20页 |
2.5 常见污水处理技术及工艺 | 第20-34页 |
2.5.1 中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原则 | 第20-21页 |
2.5.2 常见污水处理技术 | 第21-30页 |
2.5.3 常见中水处理工艺分析 | 第30-34页 |
2.6 我国高等院校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及现状 | 第34-40页 |
2.6.1 高等院校中水回用可行性分析 | 第34-36页 |
2.6.2 中水回用系统在高校内的应用现状 | 第36-40页 |
3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中水回用系统的构建及规模 | 第40-48页 |
3.1 中水回用系统的组成 | 第40页 |
3.2 校园中水回用规模及处理程度 | 第40-48页 |
3.2.1 中水原水水质分析 | 第40-42页 |
3.2.2 中水水质标准 | 第42-43页 |
3.2.3 水量平衡设计 | 第43-48页 |
4 中水回用处理工艺比选 | 第48-57页 |
4.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步骤 | 第48-49页 |
4.1.1 层次分析法 | 第48页 |
4.1.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及计算方法 | 第48-49页 |
4.2 中水回用工艺的比选 | 第49-55页 |
4.2.1 方案层的选择 | 第49页 |
4.2.2 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4.2.3 权重的计算 | 第50-55页 |
4.3 中水回用处理工艺的确定 | 第55-57页 |
5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中水回用处理站工程设计 | 第57-71页 |
5.1 工艺设计 | 第57-65页 |
5.1.1 设计规模 | 第57页 |
5.1.2 主要处理构筑物设计 | 第57-65页 |
5.2 建筑设计 | 第65-67页 |
5.2.1 概况 | 第65页 |
5.2.2 污水处理站总平面及高程设计 | 第65-66页 |
5.2.3 建筑、构筑物总体设计 | 第66页 |
5.2.4 节能设计 | 第66-67页 |
5.3 结构设计 | 第67-68页 |
5.3.1 概况 | 第67页 |
5.3.2 主要设计荷载 | 第67页 |
5.3.3 结构形式 | 第67-68页 |
5.4 通风设计 | 第68页 |
5.4.1 设计依据 | 第68页 |
5.4.2 设计内容 | 第68页 |
5.5 处理站排水工程设计 | 第68-71页 |
5.5.1 处理站给水 | 第68页 |
5.5.2 处理站排水设计 | 第68-71页 |
6 工程投资估算及运行成本分析 | 第71-77页 |
6.1 工程投资估算 | 第71-74页 |
6.1.1 工程概况 | 第71页 |
6.1.2 编制依据 | 第71页 |
6.1.3 投资估算 | 第71-74页 |
6.2 运行成本分析 | 第74-75页 |
6.2.1 动力费用 | 第74页 |
6.2.2 药剂费用 | 第74-75页 |
6.2.3 人工费用 | 第75页 |
6.2.4 运行总成本 | 第75页 |
6.3 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 第75-77页 |
6.3.1 经济效益分析 | 第75-76页 |
6.3.2 环境效益分析 | 第76-77页 |
7 结论及建议 | 第77-79页 |
7.1 结论 | 第77-78页 |
7.2 建议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