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概述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本文研究手段及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1 本文主要研究手段 | 第18-19页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项目依托工程 | 第20-22页 |
第2章 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横向相似模型试验 | 第22-34页 |
2.1 相似理论及相似关系 | 第22-23页 |
2.2 模型试验相似材料 | 第23-25页 |
2.2.1 土体相似材料 | 第23页 |
2.2.2 双层衬砌混凝土与环向主筋相似材料 | 第23-25页 |
2.3 管片接头处理 | 第25-27页 |
2.3.1 环向接头 | 第25-26页 |
2.3.2 管片纵向接头 | 第26-27页 |
2.4 管片与二次衬砌接合面模拟 | 第27-28页 |
2.4.1 叠合结构接触面处理方式 | 第27页 |
2.4.2 复合结构接触面处理方式 | 第27-28页 |
2.5 模型试验量测系统 | 第28-31页 |
2.6 试验分组及工况 | 第31-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与二次衬砌结构荷载分配模式 | 第34-42页 |
3.1 地层土压力及接合面接触压力分析 | 第34-35页 |
3.2 管片与二次衬砌内力分析 | 第35-38页 |
3.3 双层衬砌截面内力分配比例分析 | 第38-40页 |
3.4 双层衬砌位移分析 | 第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与二次衬砌结构接合面传力机制 | 第42-63页 |
4.1 相似模型试验分组 | 第42-43页 |
4.2 双层衬砌内力分析 | 第43-48页 |
4.3 双层衬砌截面内力分配分析 | 第48-53页 |
4.4 双层衬砌位移分析 | 第53-55页 |
4.5 双层衬砌渐进性破坏过程声发射信息分析 | 第55-58页 |
4.6 双层衬砌破坏形态分析 | 第58-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盾构隧道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 | 第63-85页 |
5.1 相似模型试验分组 | 第63-64页 |
5.2 双层衬砌内力分析 | 第64-70页 |
5.2.1 管片衬砌内力分析 | 第65-68页 |
5.2.2 二次衬砌衬砌内力分析 | 第68-70页 |
5.3 双层衬砌截面内力分配分析 | 第70-74页 |
5.4 双层衬砌位移分析 | 第74-77页 |
5.5 双层衬砌渐进性破坏过程声发射信息分析 | 第77-80页 |
5.6 双层衬砌破坏形态分析 | 第80-8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6章 盾构隧道双层衬砌三维实体非连续接触模型 | 第85-99页 |
6.1 盾构隧道双层衬砌三维实体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 | 第85-90页 |
6.1.1 管片与二次衬砌材料本构模型 | 第85-86页 |
6.1.2 管片内置钢筋本构模型 | 第86-88页 |
6.1.3 管片接头处理 | 第88-89页 |
6.1.4 双层衬砌接合面模拟 | 第89-90页 |
6.2 计算实例应用 | 第90-97页 |
6.2.1 计算参数 | 第90-91页 |
6.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91-9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发表论文 | 第110-11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