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营改增”对安徽省建筑业税负影响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研究综述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7-18页
        1.4.1 研究创新点第17页
        1.4.2 研究不足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建筑业营业税与增值税相关理论分析第18-25页
    2.1 营业税与增值税概述第18-20页
        2.1.1 征税范围第18-19页
        2.1.2 计税方法第19-20页
        2.1.3 征收管理第20页
    2.2 建筑业改征增值税与现行营业税税制优势分析第20-22页
        2.2.1 完善流转税税制,消除重复征税第20-21页
        2.2.2 破解建筑业现行税收征管困境,促进优化升级第21-22页
        2.2.3 提高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第22页
    2.3 建筑业实行“营改增”的可行性分析第22-25页
        2.3.1 建筑业自身发展为改革提供了宏观环境第22页
        2.3.2 增值税计税方法为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第22-23页
        2.3.3 税收管理系统的发展为改革提供了技术保障第23页
        2.3.4 现行税制的完善为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第23-24页
        2.3.5 国内外经济形势为改革提供了契机第24-25页
第三章 安徽省建筑业发展与税收现状第25-29页
    3.1 建筑业概念第25-26页
    3.2 安徽省建筑业发展现状第26-27页
        3.2.1 行业发展较快,对区域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明显第26页
        3.2.2 企业资质升速缓慢,不同资质企业产值贡献率差异明显第26页
        3.2.3 行业内部产值增长速度与利润实现水平不一致第26-27页
    3.3 安徽省建筑业税收现状第27-29页
        3.3.1 建筑业创税速度波动较大,税收拉动作用不强第27页
        3.3.2 税收结构中营业税比重极高,以营业税、所得税为主第27-28页
        3.3.3 子行业税收贡献能力差异显著,以房屋建筑业为主要贡献力量第28页
        3.3.4 建筑业税负水平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持平,个别年限除外第28-29页
第四章 “营改增”对安徽省建筑业税负影响模型与应用第29-42页
    4.1 模型的前提基础第29-30页
    4.2 税负影响的测算模型分析第30-35页
        4.2.1 模型建立第30-33页
        4.2.2 模型增减平衡点计算第33-34页
        4.2.3 税负分析第34-35页
    4.3 模型的实际应用第35-42页
        4.3.1 样本选取第35-36页
        4.3.2 样本测算第36-39页
        4.3.3 测算结果第39-40页
        4.3.4 结果分析第40-42页
第五章 安徽省建筑业“营改增”后影响其税负的现实因素第42-46页
    5.1 进项税额实际可抵扣比例低第42-44页
        5.1.1 部分成本不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第43页
        5.1.2 部分来源材料难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第43-44页
        5.1.3 部分固定资产难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困难第44页
    5.2 进项税额可抵扣部分管理清算难度大第44-46页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46-52页
    6.1 结论第46页
    6.2 建筑业“营改增”政策建议第46-50页
        6.2.1 完善过渡期税收补贴政策第46-47页
        6.2.2 难抵扣部分进项业务的税收政策第47-48页
        6.2.3 纳税义务时点的调整第48页
        6.2.4 建筑业发票管理体系的调整第48-49页
        6.2.5 实行“价税分离”的工程计价规则第49页
        6.2.6 加强宣传,适度推行第49-50页
    6.3 建筑业企业应对措施第50-52页
        6.3.1 完善供应商体系管理第50页
        6.3.2 合理选择工程分包形式第50页
        6.3.3 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劳务投入第50-51页
        6.3.4 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第51页
        6.3.5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度学习在风机叶片结构损伤识别中的仿真研究
下一篇:基于空间句法的苏州传统村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