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15东特钢CP001”违约案例分析和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启示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导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3页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1-12页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2-13页
    1.4 债券风险理论第13-14页
        1.4.1 债券交易成本理论第13页
        1.4.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3-14页
        1.4.3 理性预期理论第14页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4-15页
        1.5.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2 研究思路第15页
    1.6 文章的特色及不足之处第15-17页
第2章 “15东特钢CP001”违约事件概述第17-24页
    2.1 东北特钢公司概述第17-18页
    2.2 “15东特钢CP001”违约事件发展过程第18-24页
        2.2.1 发行“15东特钢CP001”偿还银行贷款第19-20页
        2.2.2 发生实质性违约第20-21页
        2.2.3 交易商协会暂停东北特钢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业务第21页
        2.2.4 东北特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第21-22页
        2.2.5 “15东特钢CP001”违约后续第22-24页
第3章 “15东特钢CP001”违约原因分析第24-37页
    3.1 内部因素第24-31页
        3.1.1 财务状况分析第24-28页
        3.1.2 杜邦财务分析第28-29页
        3.1.3 经营情况分析第29-30页
        3.1.4 担保情况分析第30-31页
    3.2 外部因素第31-37页
        3.2.1 钢铁行业分析第31-32页
        3.2.2 信用评级分析第32-34页
        3.2.3 监管制度分析第34页
        3.2.4 投资者意识分析第34-35页
        3.2.5 媒体的作用分析第35-37页
第4章 违约案例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启示第37-43页
    4.1 对发债企业的启示第37-39页
        4.1.1 正确选择进入的行业第37-38页
        4.1.2 遵循合适的经营模式第38页
        4.1.3 发行债券时寻求担保第38-39页
    4.2 对监管机构的启示第39-41页
        4.2.1 避免债券市场的“多头监管”第39页
        4.2.2 完善信息披露政策第39-40页
        4.2.3 健全企业破产偿债和破产重整制度第40-41页
    4.3 对评级机构的启示第41页
    4.4 对债券投资人的启示第41-42页
    4.5 对媒体的启示第42-4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后记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境内外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联动关系研究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税务筹划行为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