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现状及对职业发展教育的启示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29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一 研究目的第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第13-14页
        一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第13页
        二 社会支持第13-14页
        三 职业发展教育第14页
    第四节 文献综述第14-26页
        一 生涯适应力综述第14-21页
        二 生涯适应力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综述第21-22页
        三 职业发展教育及其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研究综述第22-25页
        四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第25-26页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6-27页
        一 研究思路第26页
        二 研究方法第26-27页
    第六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7-29页
        一 研究内容第27页
        二 创新点第27-29页
第一章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设计第29-34页
    第一节 研究假设第29-30页
        一 我国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发展水平第29页
        二 生涯适应力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第29-30页
        三 生涯适应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第30页
    第二节 问卷选取及施测第30-34页
        一 被试第30-31页
        二 研究问卷的选取及预测第31-33页
        三 统计处理第33-34页
第二章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解析第34-49页
    第一节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解析第34-37页
        一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描述统计第34-35页
        二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类型分布第35-37页
    第二节 生涯适应力在人口统计学因素上的差异解析第37-47页
        一 生涯适应力的性别差异第37-38页
        二 生涯适应力年级差异的比较分析第38-39页
        三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在母亲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第39-40页
        四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在是否为独生子女因素上的差异第40-41页
        五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在专业满意度上的差异第41-43页
        六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在“有无兼职或实习经历”上的差异第43-44页
        七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在其“是否参加过学校社团”因素上的差异第44-45页
        八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在其“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因素上的差异第45-46页
        九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在其“是否上过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因素上的差异第46-47页
    第三节 生涯适应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第47-49页
        一 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的现状第47-48页
        二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第48-49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49-54页
    第一节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现状讨论第49-50页
    第二节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影响因素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讨论第50-54页
        一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影响因素讨论第50-53页
        二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讨论第53-54页
第四章 生涯适应力调查对职业发展教育启示第54-62页
    第一节 确立职业发展教育理念,提升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第54-55页
    第二节 增加分类教学环节,完善课程体系第55-58页
    第三节 构建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助力生涯适应力提升第58-60页
    第四节 主动提高自身生涯适应力,努力实现人生理想第60-62页
总结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第67-69页
个人简历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南市青少年业余篮球俱乐部培训机制研究
下一篇:文化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