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2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地质构造背景 | 第13-15页 |
1.3 研究区域内的地球物理研究成其果 | 第15-20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地震面波及其方位各向异性 | 第22-27页 |
2.1 瑞利波和勒夫波 | 第22-23页 |
2.2 面波的频散特性 | 第23-25页 |
2.3 面波的方位各向异性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方法发展及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3.1 程函方程面波成像及赫姆霍兹面波成像的发展过程 | 第27-28页 |
3.2 程函方程面波成像及赫姆霍兹面波成像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3.3 程函方程面波成像及赫姆霍兹面波成像的优势及不足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数据处理方法及过程 | 第31-47页 |
4.1 数据预处理 | 第32-33页 |
4.2 台间相延迟测量 | 第33-38页 |
4.2.1 面波时窗选取及互相关计算 | 第33-35页 |
4.2.2 隔离出互相关函数的主要能量 | 第35页 |
4.2.3 频率域窄带滤波 | 第35-36页 |
4.2.4 五参数高斯小波拟合 | 第36-37页 |
4.2.5 校正窗口效应 | 第37-38页 |
4.3 视相速度计算 | 第38-42页 |
4.4 结构相速度的计算 | 第42-43页 |
4.5 自动化和质量控制 | 第43-44页 |
4.5.1 自动产生隔离窗口 | 第43-44页 |
4.5.2 自动选择/控制高质量测量结果 | 第44页 |
4.6 面波相速度的方位各向异性拟合 | 第44-47页 |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瑞利面波相速度及其方位各向异性分布 | 第47-69页 |
5.1 瑞利面波相速度成像结果 | 第47-51页 |
5.2 相速度分布的构造含义 | 第51-64页 |
5.3 相速度与地震分布 | 第64-65页 |
5.4 相速度方位各向异性分布 | 第65-69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9-72页 |
6.1 结论及认识 | 第69-71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论文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