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2页 |
1.1 电线电缆料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1.1 电线电缆的市场前景 | 第10-11页 |
1.1.2 阻燃电缆料的概况 | 第11-13页 |
1.2 聚合物阻燃体系 | 第13-16页 |
1.2.1 聚合物燃烧以及阻燃机理 | 第13-14页 |
1.2.2 阻燃剂类型 | 第14-16页 |
1.2.3 相容剂以及增容机理 | 第16页 |
1.3 交联改性的类型及其原理 | 第16-21页 |
1.3.1 聚合物的电子束辐射交联 | 第17-19页 |
1.3.2 过氧化物交联 | 第19-20页 |
1.3.3 硅烷交联 | 第20-21页 |
1.3.4 不同交联条件和性能差异比较 | 第21页 |
1.4 LLDPE/TPE共混改性 | 第21-23页 |
1.4.1 聚乙烯类型及其性能 | 第21-22页 |
1.4.2 LLDPE/TPE共混改性研究 | 第22-23页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3-25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5.2 课题创新 | 第24-25页 |
1.6 参考文献 | 第25-32页 |
第二章 LLDPE/TPE二元共混物加工工艺及性能研究 | 第32-47页 |
2.1 前言 | 第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5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32-3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2.2.3 实验流程 | 第34页 |
2.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34-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2.3.1 LLDPE/TPE二元共混物加工及其性能研究 | 第35-36页 |
2.3.2 LLDPE/TPE二元共混物加工工艺的探究 | 第36-38页 |
2.3.3 LLDPE/TPE二元共混物的流动性能研究 | 第38-39页 |
2.3.4 LLDPE/TPE二元共混物断裂形貌分析 | 第39-40页 |
2.3.5 LLDPE/TPE二元共混物材料热稳定性能研究 | 第40-42页 |
2.3.6 LLDPE/TPE二元共混物材料热性能研究 | 第42-44页 |
2.4 结论 | 第44-45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三章 LLDPE/TPE二元共混物阻燃性能的研究 | 第47-64页 |
3.1 前言 | 第4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7-51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47-48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3.2.3 实验流程 | 第49页 |
3.2.4 配方设计 | 第49-50页 |
3.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50-5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1页 |
3.3.1 ATH、OMMT、NPS三者之间的协同阻燃效应 | 第51-52页 |
3.3.2 POE-MA对OMMT片层结构分散性的影响 | 第52-55页 |
3.3.3 不同阻燃剂添加量对材料燃烧炭层的影响 | 第55-56页 |
3.3.4 不同阻燃剂添加量对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3.3.5 ATH、NPS、OMMT阻燃剂对LLDPE/TPE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3.3.6 ATH、NPS、OMMT阻燃剂对LLDPE/TPE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3.4 结论 | 第61-62页 |
3.5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四章 电子束辐射对材料的性能影响 | 第64-79页 |
4.1 前言 | 第6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4-68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64-65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65-66页 |
4.2.3 实验流程 | 第66-67页 |
4.2.4 性能测试 | 第67-68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8-77页 |
4.3.1 电子束辐射对LLDPE/TPE复合材料交联密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4.3.2 辐照剂量对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9-70页 |
4.3.3 电子辐照对于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第70-72页 |
4.3.4 不同辐射剂量下热缩材料XRD谱图分析 | 第72-73页 |
4.3.5 不同辐射剂量下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研究 | 第73-74页 |
4.3.6 电子辐照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74-76页 |
4.3.7 电子辐照对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76-77页 |
4.4 结论 | 第77-78页 |
4.5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2页 |
5.1 结论 | 第79-81页 |
5.2 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研究成果与会议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