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2章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现状及现存主要问题 | 第19-27页 |
2.1 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特征 | 第19-21页 |
2.2 AHC公司概述及其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现状 | 第21-23页 |
2.2.1 AHC公司概述 | 第21-22页 |
2.2.2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现状 | 第22-23页 |
2.3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现存主要问题 | 第23-26页 |
2.3.1 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 | 第23-24页 |
2.3.2 信息指令不能及时执行 | 第24-25页 |
2.3.3 缺乏统一、有效的信息沟通模式 | 第25页 |
2.3.4 信息沟通内容与沟通需求不符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问题原因分析 | 第27-34页 |
3.1 信息沟通过程中的原因 | 第27-29页 |
3.1.1 信息发送时机不当 | 第27页 |
3.1.2 信息沟通过程中缺失编解码环节 | 第27-28页 |
3.1.3 信息丢失和遗漏现象严重 | 第28-29页 |
3.2 部分信息管理职能缺失 | 第29-31页 |
3.2.1 决策职能缺失 | 第29-30页 |
3.2.2 计划职能缺失 | 第30页 |
3.2.3 控制职能缺失 | 第30-31页 |
3.3 企业体制中责权关系不清晰 | 第31-33页 |
3.3.1 责任关系不清晰 | 第31-32页 |
3.3.2 权力关系不清晰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的构建 | 第34-47页 |
4.1 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34-36页 |
4.2 机制构建的原则和关键要素分析 | 第36-38页 |
4.2.1 机制构建原则 | 第36-37页 |
4.2.2 机制关键要素分析 | 第37-38页 |
4.3 动力机制 | 第38-40页 |
4.3.1 外部动力机制 | 第38-39页 |
4.3.2 内部动力机制 | 第39-40页 |
4.4 运行机制 | 第40-44页 |
4.4.1 沟通主体 | 第40-41页 |
4.4.2 编码和解码 | 第41页 |
4.4.3 沟通渠道 | 第41-42页 |
4.4.4 沟通的客体 | 第42-43页 |
4.4.5 强化信息管理职能 | 第43-44页 |
4.5 协调机制 | 第44-45页 |
4.5.1 内部协调机制 | 第44-45页 |
4.5.2 外部协调机制 | 第45页 |
4.6 反馈机制 | 第45-4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7-51页 |
5.1 信息文化重塑 | 第47页 |
5.2 信息组织结构调整 | 第47-49页 |
5.3 引进和培养专业信息人才 | 第49页 |
5.4 制定信息管理评价体系 | 第49-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