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绿道规划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绿道的时代背景 | 第8页 |
1.1.2 我国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 第8-9页 |
1.1.3 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背景 | 第9-10页 |
1.1.4 新经济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绿道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3.3 国外绿道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1.3.4 国内绿道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绿道的基础理论 | 第17-24页 |
2.1 田园城市理论 | 第17页 |
2.2 景观学理论 | 第17-18页 |
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18-19页 |
2.4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第19-20页 |
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20页 |
2.6 生态城市理论 | 第20-21页 |
2.6.1 生态城市的内涵 | 第20-21页 |
2.6.2 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及意义 | 第21页 |
2.7 乡村旅游理论 | 第21-22页 |
2.8 低碳旅游理论 | 第22页 |
2.9 绿色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2.10 城乡空间融合理论 | 第23-24页 |
3 绿道基础研究 | 第24-27页 |
3.1 绿道的概念 | 第24页 |
3.2 绿道的特征 | 第24-25页 |
3.3 绿道的类型 | 第25页 |
3.3.1 按行政管辖范围划分 | 第25页 |
3.3.2 按形成条件与功能划分 | 第25页 |
3.4 绿道的主要功能 | 第25-27页 |
3.4.1 生态功能 | 第26页 |
3.4.2 社会文化功能 | 第26页 |
3.4.3 经济产业功能 | 第26-27页 |
4 城乡绿道规划研究 | 第27-43页 |
4.1 城乡建设研究 | 第27-28页 |
4.1.1 城乡建设现状 | 第27页 |
4.1.2 城乡建设发展趋势 | 第27-28页 |
4.2 城乡建设与城乡绿道 | 第28-34页 |
4.2.1 城乡建设发展的困境 | 第28-30页 |
4.2.2 城乡绿道的引出 | 第30-31页 |
4.2.3 城乡绿道的发展意义 | 第31页 |
4.2.4 城乡绿道的功能和类型 | 第31-32页 |
4.2.5 城乡绿道推动城乡建设走出困境 | 第32-33页 |
4.2.6 绿道对我国城乡规划的启示 | 第33-34页 |
4.3 城乡绿道规划 | 第34-40页 |
4.3.1 城乡绿道的研究目标 | 第34页 |
4.3.2 城乡绿道规划的指导思想 | 第34页 |
4.3.3 城乡绿道规划的导则 | 第34-36页 |
4.3.4 城乡绿道建设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 第36-38页 |
4.3.5 城乡绿道的主要设计内容 | 第38-40页 |
4.4 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城乡绿道发展策略 | 第40-42页 |
4.4.1 城乡绿道的建设以人为本 | 第40-41页 |
4.4.2 城乡绿道建设体现绿色经济 | 第41页 |
4.4.3 城乡绿道规划注重低碳、节能、环保性 | 第41页 |
4.4.4 城乡绿道规划注重体现城乡精神文化 | 第41-42页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5 城乡绿道实例——珠三角城乡绿道规划 | 第43-46页 |
5.1 珠三角城乡绿道规划的现状 | 第43-46页 |
5.1.1 珠三角城乡绿道的规划 | 第43-44页 |
5.1.2 珠三角城乡绿道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第44-45页 |
5.1.3 珠三角绿道网建设的启示 | 第45-46页 |
6 城乡绿道规划应用实践 | 第46-54页 |
6.1 秦皇岛市山海关长城带绿道规划 | 第46-54页 |
6.1.1 长城带概况 | 第46页 |
6.1.2 长城带绿道建设的意义 | 第46-47页 |
6.1.3 长城带绿道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 第47页 |
6.1.4 长城带绿道系统规划 | 第47-54页 |
7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