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的研究及趋势 | 第9-15页 |
1.2.1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机理的研究 | 第10页 |
1.2.2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技术的研究 | 第10-15页 |
1.2.3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的趋势 | 第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离心压缩机喘振特性研究 | 第17-32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离心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 第17-18页 |
2.3 离心压缩机的喘振现象分析 | 第18-25页 |
2.3.1 离心压缩机喘振的判定 | 第19页 |
2.3.2 离心压缩机喘振的产生原因 | 第19-23页 |
2.3.3 离心压缩机喘振的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2.4 离心压缩机性能曲线及喘振线的确定 | 第25-31页 |
2.4.1 离心压缩机性能曲线的确定 | 第25-29页 |
2.4.2 离心压缩机喘振线的确定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方案研究 | 第32-50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方案分析 | 第32-40页 |
3.2.1 离心压缩机常用控制方案 | 第32-39页 |
3.2.2 离心压缩机常用控制方案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3.3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方案设计 | 第40-49页 |
3.3.1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分段”控制方案的原理 | 第40-44页 |
3.3.2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分段”控制方案的分析 | 第44-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模糊控制系统研究 | 第50-59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离心压缩机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50-51页 |
4.3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51-58页 |
4.3.1 模糊控制算法概述 | 第51-53页 |
4.3.2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 第53-54页 |
4.3.3 输入模糊化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54-57页 |
4.3.4 模糊规则的建立 | 第57-58页 |
4.3.5 输出清晰化 | 第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59-73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仿真 | 第59-61页 |
5.2.1 模糊逻辑工具箱 | 第59-60页 |
5.2.2 防喘振控制系统仿真 | 第60-61页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1-67页 |
5.4 控制效果对比分析 | 第67-71页 |
5.4.1 改变模糊控制器参数的控制效果对比 | 第67-71页 |
5.4.2 PI控制器控制效果对比 | 第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