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途径—目的”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游客中心感知价值研究--以浙江临安大峡谷村游客中心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10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第10-11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1页
        二、阶梯法第11页
        三、结构价值图法第11页
        四、实证研究法第11页
        五、“途径-目的”理论第11-12页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第12-13页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第12页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第12-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3-19页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相关研究综述第13-15页
    第二节 游客感知价值相关研究综述第15-17页
    第三节 游客中心相关研究综述第17-18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18-19页
        一、乡村旅游地游客中心的研究缺乏第18-19页
        二、乡村旅游地游客中心感知价值的研究缺乏第19页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第19-27页
    第一节 理论基础第19-22页
        一、“途径-目的”理论第19-20页
        二、顾客感知价值层次模型理论第20-22页
    第二节 阶梯法访谈与构建感知价值概念层次模型第22-27页
        一、阶梯法访谈第22-23页
        二、构建游客中心“属性-结果”、“结果-目的”关系矩阵第23-25页
        三、绘制结构价值图第25-27页
第四章 大峡谷村游客中心感知价值层次模型实证研究第27-37页
    第一节 大峡谷村游客中心实证研究第28页
        —、问卷设计第28页
        二、数据收集第28页
    第二节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第28-36页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8-29页
        二、游客感知价值的因子分析第29-32页
        三、多元回归分析第32-36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五章 基于感知价值层次模型的游客中心优化对策研究第37-42页
    第一节 游客中心问题分析与建设经验第37-39页
        一、游客中心问题分析第37-38页
        二、国内旅游目的地游客中心建设经验总结第38-39页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游客中心优化策略第39-42页
        一、突出游客需求,优化游客中心功能结构第39页
        二、展示乡村细节,彰显乡村特色第39-40页
        三、合理化收费,有效利用闲置资源第40-41页
        四、发展“共享”模式,完善乡村旅游地公共设施的供给第41-42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2-45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42-43页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附件一: 大峡谷村游客感知价值调查问卷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沙市财政支持的产业投资基金研究
下一篇:广东省L市M区临聘人员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