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和符号说明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46页 |
1.1 引言 | 第10-15页 |
1.1.1 多金属氧簇化学简介 | 第10-11页 |
1.1.2 电喷雾质谱简介 | 第11-15页 |
1.2 同多钨氧簇概述 | 第15-18页 |
1.2.1 同多钨氧簇的溶液平衡 | 第15-16页 |
1.2.2 同多钨氧簇的质谱研究 | 第16-18页 |
1.3 夹心型多钨氧簇概述 | 第18-29页 |
1.3.1 夹心型多钨氧簇的合成及结构 | 第18-25页 |
1.3.2 多金属氧簇自组装机理的质谱研究 | 第25-29页 |
1.4 多金属氧簇的催化反应机理概述 | 第29-35页 |
1.4.1 多金属氧簇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及其反应机理的概述 | 第29-32页 |
1.4.2 电喷雾质谱用于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 第32-35页 |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6页 |
第2章 近中性同多钨氧簇水溶液的质谱行为 | 第46-63页 |
2.1 引言 | 第4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2.2.1 试剂 | 第46-47页 |
2.2.2 样品合成和溶液制备 | 第47-48页 |
2.2.3 仪器条件 | 第4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8-61页 |
2.3.1 钨核磁表征 | 第48-49页 |
2.3.2 拉曼光谱表征 | 第49-51页 |
2.3.3 电喷雾质谱表征 | 第51-61页 |
2.4 小结 | 第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3章 夹心型多钨氧簇的自组装机理 | 第63-104页 |
3.1 引言 | 第63-6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4-66页 |
3.2.1 试剂 | 第64-65页 |
3.2.2 样品合成和溶液制备 | 第65-66页 |
3.2.3 仪器条件 | 第6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6-100页 |
3.3.1 K_8[SiW_(10)O_(36)]与Mn(OAc)_2二元反应体系的自组装机理 | 第67-88页 |
3.3.2 K_8[SiW_(10)O_(36)]与Mn(OAc)_2、Ln(NO_3)_3 三元体系的自组装机理 | 第88-100页 |
3.4 小结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第4章 钨氧簇在H_2O_2作用下催化烯烃环氧化的机理 | 第104-134页 |
4.1 引言 | 第104-10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05-106页 |
4.2.1 试剂 | 第105页 |
4.2.2 样品合成和溶液制备 | 第105-106页 |
4.2.3 仪器条件 | 第10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32页 |
4.3.1 Keggin型饱和杂多钨氧簇催化环辛烯环氧化的机理研究 | 第106-120页 |
4.3.2 单核钨氧簇催化环辛烯环氧化的机理研究 | 第120-132页 |
4.4 小结 | 第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4-136页 |
5.1 结论 | 第134页 |
5.2 展望 | 第134-1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
作者简介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