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碳C论文

碳纳米线圈的高效经济制备及其吸波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7-18页
1 绪论第18-42页
    1.1 纳米碳材料的发展第18-23页
    1.2 碳纳米线圈的成长机理第23-29页
    1.3 碳纳米线圈的特性及应用第29-33页
        1.3.1 碳纳米线圈的电学特性第29-30页
        1.3.2 碳纳米线圈的力学特性第30页
        1.3.3 碳纳米线圈的热学特性第30-31页
        1.3.4 碳纳米线圈的场发射特性第31页
        1.3.5 碳纳米线圈的吸波特性第31-32页
        1.3.6 碳纳米线圈的应用第32-33页
    1.4 碳纳米线圈的制备方法第33-40页
        1.4.1 铁锡催化剂的选择第33-36页
        1.4.2 固定床和流动床法中衬底的选择第36-40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第40-42页
2 碳纳米线圈和碳纳米管在纸质衬底上选择性成长的方法研究第42-52页
    2.1 引言第42-43页
    2.2 碳材料的制备方法第43-4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4-51页
        2.3.1 纯纸和复印纸衬底合成碳纳米线圈的成长结果对比第44-46页
        2.3.2 纯纸和复印纸衬底成长碳纳米线圈机制分析第46-51页
    2.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3 碳纳米线圈在其它植物纤维衬底上高效成长的方法研究第52-66页
    3.1 引言第52页
    3.2 碳纳米线圈的制备方法第52-5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3-65页
        3.3.1 碳纳米线圈在卫生纸、棉布和竹纤维上成长结果对比第53-54页
        3.3.2 卫生纸、棉布和竹纤维的成分和结构对比第54-56页
        3.3.3 碳纳米线圈在卫生纸、棉布和竹纤维上成长机制研究第56-61页
        3.3.4 大量成长的实验条件研究第61-65页
    3.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4 碳纳米线圈在氧化铝小球上高效制备的方法研究第66-77页
    4.1 引言第66-67页
    4.2 氧化铝和氧化锆小球使用对照第67-69页
        4.2.1 碳纳米线圈的制备方法第67页
        4.2.2 结果与比较第67-69页
    4.3 碳纳米线圈在氧化铝小球上高效制备的实验条件研究第69-75页
        4.3.1 实验方法第69页
        4.3.2 铁锡摩尔比的影响第69-71页
        4.3.3 催化剂浓度的影响第71-73页
        4.3.4 氧化铝小球直径的影响第73-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5 碳纳米线圈的吸波特性研究第77-89页
    5.1 引言第77-79页
    5.2 提纯的碳纳米线圈和碳纳米线圈/卫生纸的吸波特性研究第79-88页
        5.2.1 吸波样品的制备第79页
        5.2.2 吸波特性测试和计算方法第79-80页
        5.2.3 碳纳米线圈/卫生纸和碳纳米线圈吸波样品的形貌第80-81页
        5.2.4 碳纳米线圈的吸波特性第81-84页
        5.2.5 碳纳米线圈/卫生纸的吸波特性第84-88页
    5.3 本章小结第88-8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9-93页
    6.1 结论第89-90页
    6.2 创新点第90-91页
    6.3 展望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作者简介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氨基噻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下一篇:多钨氧簇溶液反应机理的电喷雾质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