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焦化废水的特性及处理现状 | 第11-15页 |
1.1.1 焦化废水的来源及其特性 | 第11页 |
1.1.2 焦化废水的处理现状 | 第11-12页 |
1.1.3 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 第12-15页 |
1.2 臭氧氧化法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固体催化剂 | 第16-19页 |
1.3.1 活性组分 | 第17页 |
1.3.2 催化剂载体 | 第17-19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树脂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22-33页 |
2.1 本章主要内容 | 第22页 |
2.2 催化剂制备材料 | 第22-23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3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23-25页 |
2.3.1 树脂预处理 | 第23页 |
2.3.2 催化剂制备 | 第23-24页 |
2.3.3 D001-Cu-M改进条件探究 | 第24-25页 |
2.4 催化剂表征 | 第25-31页 |
2.4.1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5-26页 |
2.4.2 比表面积分析 | 第26-27页 |
2.4.3 能谱分析 | 第27-30页 |
2.4.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页 |
2.4.5 热重分析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树脂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萘 | 第33-55页 |
3.1 本章主要内容 | 第33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3.3.1 分析方法 | 第34页 |
3.3.2 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萘 | 第34-35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53页 |
3.4.1 活性组分的筛选 | 第35-36页 |
3.4.2 D001-Mn催化臭氧氧化萘 | 第36-42页 |
3.4.3 D001-Cu催化臭氧氧化萘 | 第42-48页 |
3.4.4 D001-Cu-M催化臭氧氧化萘 | 第48-52页 |
3.4.5 催化臭氧氧化萘的反应动力学 | 第52-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树脂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 2-萘酚 | 第55-81页 |
4.1 本章主要内容 | 第55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55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5-56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4.3.1 分析方法 | 第56页 |
4.3.2 催化臭氧氧化 2-萘酚 | 第56-57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79页 |
4.4.1 活性组分的筛选 | 第57-58页 |
4.4.2 D001-Mn催化臭氧氧化 2-萘酚 | 第58-63页 |
4.4.3 D001-Cu催化臭氧氧化 2-萘酚 | 第63-69页 |
4.4.4 D001-Fe催化臭氧氧化 2-萘酚 | 第69-74页 |
4.4.5 D001-Cu-M催化臭氧氧化 2-萘酚 | 第74-78页 |
4.4.6 催化臭氧氧化 2-萘酚的反应动力学 | 第78-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树脂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焦化废水生化出水 | 第81-96页 |
5.1 本章主要内容 | 第81页 |
5.2 实验材料 | 第81-83页 |
5.2.1 焦化废水来源 | 第81-82页 |
5.2.2 实验试剂 | 第82页 |
5.2.3 实验仪器 | 第82-83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83-85页 |
5.3.1 分析方法 | 第83页 |
5.3.2 臭氧氧化焦化废水生化出水 | 第83-84页 |
5.3.3 催化臭氧氧化焦化废水生化出水 | 第84-85页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5-94页 |
5.4.1 单独臭氧氧化实际焦化废水生化出水 | 第85-87页 |
5.4.2 活性组分筛选 | 第87-88页 |
5.4.3 D001-Cu-M催化臭氧氧化焦化废水生化出水 | 第88-92页 |
5.4.4 臭氧氧化焦化废水反应动力学 | 第92-9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6-99页 |
6.1 结论 | 第96-98页 |
6.2 建议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