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冲击地压论文

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煤岩冲击性监测及解危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方法第14页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1.4.1 研究方案第14页
        1.4.2 技术路线第14-16页
2 工作面煤岩冲击性致灾概况第16-32页
    2.1 乌东煤矿南采区矿井地质特征第16-17页
        2.1.1 矿井位置概况第16页
        2.1.2 煤层赋存情况第16页
        2.1.3 地质构造、瓦斯情况第16-17页
        2.1.4 水文地质情况第17页
    2.2 工作面煤岩冲击性显现特征第17-20页
        2.2.1 工作面煤岩冲击性显现典型案例第17-19页
        2.2.2 煤岩冲击显现特征第19-20页
    2.3 工作面煤岩力学参数的确定第20-26页
        2.3.1 煤岩力学参数实验第20-25页
        2.3.2 实验结论第25-26页
    2.4 煤岩冲击显现主要影响因素第26-28页
        2.4.1 开采深度第26页
        2.4.2 地应力第26页
        2.4.3 围岩构成第26-27页
        2.4.4 地质动力条件第27页
        2.4.5 开采扰动影响第27-28页
    2.5 煤岩冲击致灾机理探究第28-31页
    2.6 小结第31-32页
3 工作面煤岩冲击监测系统及监测点布置第32-42页
    3.1 微震地音监测系统第32-36页
        3.1.1 系统概述第32-33页
        3.1.2 微震地音监测台站布置第33-35页
        3.1.3 微震地音监测系统监测对比结果分析第35-36页
    3.2 电磁辐射与钻监测系统第36-41页
        3.2.1 电磁辐射监测系统第36-38页
        3.2.2 钻屑监测法监测系统第38-40页
        3.2.3 电磁辐射钻屑监测结果分析第40-41页
    3.3 小结第41-42页
4 工作面煤岩冲击性监测结果分析第42-53页
    4.1 开采强度影响分析第42-44页
    4.2 采掘应力影响分布第44-46页
    4.3 微震事件数目与矿井危险性的分析第46-47页
    4.4 微震地音监测结果分析第47-50页
    4.5 微震监测确定危险区域第50-52页
    4.6 小结第52-53页
5 工作面煤岩冲击性区域解危及工程效验第53-73页
    5.1 煤岩冲击性区域解危原则及路线第53-54页
        5.1.1 煤岩冲击性区域解危原则第53页
        5.1.2 区域解危技术路线第53-54页
    5.2 综放工作面煤岩冲击性区域解危第54-61页
        5.2.1 系统性解危措施第54-58页
        5.2.2 局部应力集中解危措施第58-61页
    5.3 掘进工作面煤岩冲击性区域解危第61-66页
        5.3.1 常规解危方案第61-62页
        5.3.2 特殊区域解危措施第62-65页
        5.3.3 掘进布局优化调整第65-66页
    5.4 工程效验第66-72页
        5.4.1 岩柱石门注水效果验证第66-68页
        5.4.2 顶底板岩体爆破效果验证第68-69页
        5.4.3 煤体注水效果验证第69-70页
        5.4.4 反掘进工艺效果验证第70-72页
    5.5 小结第72-73页
6 结论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附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泡沫陶瓷离心过滤铝合金熔体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超声振动辅助激光辐照FTO基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