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9-13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职业女性形象的百年嬗变 | 第16-30页 |
一、从维新变法到“五四”运动:打破封建男权的铁幕 | 第16-21页 |
(一) 清季民初女性的初步觉醒 | 第16-19页 |
(二)“五四”与职业女性的艰苦求索 | 第19-21页 |
二、在革命与建设的洪流中:职业女性形象的政治书写 | 第21-24页 |
(一) 从革命文学到延安时期:革命女性的曲折生长 | 第21-23页 |
(二)“十七年文学”中职业女性形象的崇高化 | 第23-24页 |
三、从新时期到新世纪:性别觉醒与生存技术 | 第24-30页 |
(一) 职业女性的自我反思:在人道主义的思潮下 | 第24-25页 |
(二) 性别抵抗及其限度:从私人空间到商品社会 | 第25-27页 |
(三) 职场竞争与生存技术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新世纪女性职场小说的文本模式 | 第30-39页 |
一、女性职场圣经的固化书写模式 | 第31-32页 |
二、女性成长模式 | 第32-37页 |
(一) 进入主流:“草根”女性的升职模式 | 第32-34页 |
(二) 作为“她者”:独立女性的斗争模式 | 第34-35页 |
(三) 逃离或女性的团结:男权式职场攀升模式的解构 | 第35-37页 |
三、爱情故事与职场升迁 | 第37-39页 |
(一) 爱情作为升迁的阻力模式 | 第37-38页 |
(二) 爱情作为升迁的助力模式 | 第38-39页 |
(三) 未及生长的爱情模式 | 第39页 |
第三章 女性职场小说的文化逻辑 | 第39-49页 |
一、新世纪职场女性的生存困境 | 第40-44页 |
(一) 被异化的生存处境 | 第40-42页 |
(二) 被歧视与被侮辱者 | 第42-44页 |
二、职场女性书写与女性自我认同 | 第44-49页 |
(一) 自我认同:女性意识的高扬与暧昧不明 | 第44-46页 |
(二) 自我否定:男权依附与“男性化”人格趋同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