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饮酒礼与《诗经》宴饮诗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礼的源起与文学意义 | 第13-25页 |
第一节“礼”的文字源起 | 第13-15页 |
第二节“礼”的文化源起 | 第15-19页 |
(一)礼起源于宗教祭祀 | 第15-16页 |
(二)礼起源于天道自然 | 第16-17页 |
(三)礼起源于制欲治乱 | 第17-18页 |
(四)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 第18-19页 |
第三节 乡饮酒礼的起源 | 第19-23页 |
注释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乡饮酒礼礼典 | 第25-41页 |
第一节 迎宾之礼 | 第25-27页 |
(一)谋宾、戒宾 | 第25-26页 |
(二)速宾、迎宾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献宾之礼 | 第27-33页 |
(一)主人献宾 | 第27-29页 |
(二)宾酢主人 | 第29-30页 |
(三)主人酬宾 | 第30页 |
(四)主人献介 | 第30-31页 |
(五)介酢主人 | 第31-32页 |
(六)主人献众宾 | 第32页 |
(七)一人举觯 | 第32-33页 |
第三节 乐宾之礼 | 第33-35页 |
(一)升歌 | 第33-34页 |
(二)笙奏 | 第34-35页 |
(三)间歌 | 第35页 |
(四)合乐 | 第35页 |
第四节 宴宾之礼 | 第35-39页 |
(一)司正安宾 | 第35-36页 |
(二)司正表位 | 第36页 |
(三)旅酬 | 第36-37页 |
(四)二人举觯 | 第37-38页 |
(五)撤俎 | 第38页 |
(六)无算爵、无算乐 | 第38-39页 |
第五节 送宾之礼 | 第39-40页 |
(一)宾出奏《陔》,遵者入门 | 第39页 |
(二)宾拜主人,慰劳司正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第三章 乡饮酒礼与《诗经》宴饮诗 | 第41-53页 |
第一节 《诗经》宴饮诗概念的界定和基本篇目 | 第41-44页 |
第二节 《诗经》宴饮诗所反映的乡饮酒礼 | 第44-51页 |
(一)一献之礼与《小雅·瓠叶》 | 第44-45页 |
(二)旅酬之礼与《小雅·宾之初筵》 | 第45-47页 |
(三)蜡祭饮酒之礼与《豳风·七月》 | 第47-49页 |
(四)享宴群臣之礼与《小雅·伐木》 | 第49-51页 |
注释 | 第51-53页 |
第四章 礼乐文化下的乡饮酒礼与宴饮诗 | 第53-61页 |
第一节 尊贤尚齿——乡饮酒礼的社会功用 | 第53-57页 |
第二节 亲亲尊尊——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 第57-60页 |
注释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