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0-2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教师专业发展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 第10-11页 |
2.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第11页 |
3.教师同伴互助是实施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 | 第11-12页 |
4.小学校本教研中教师同伴互助存在问题 | 第12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国内外有关校本教研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2.国内外有关教师同伴互助的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3.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述评 | 第17-18页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2.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四)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1.群体动力理论 | 第19-20页 |
2.社会互赖理论 | 第20-21页 |
3.教师文化分类理论 | 第21-22页 |
(五)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1.校本教研 | 第22页 |
2.同伴互助 | 第22-23页 |
3.校本教研中教师同伴互助 | 第23-2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4-30页 |
(一)文献法 | 第24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24-28页 |
1.问卷的设计说明 | 第24-25页 |
2.问卷的实施过程 | 第25-26页 |
3.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26-28页 |
4.问卷数据的处理 | 第28页 |
(三)访谈法 | 第28-30页 |
1.访谈的设计说明 | 第28-29页 |
2.访谈的实施过程 | 第29页 |
3.访谈资料的处理 | 第29-30页 |
三、小学校本教研中教师同伴互助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0-49页 |
(一)总体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0-31页 |
(二)各维度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1-43页 |
1.同伴互助认识维度 | 第31-33页 |
2.同伴互助素养维度 | 第33-35页 |
3.同伴互助行为维度 | 第35-39页 |
4.同伴互助效果维度 | 第39-41页 |
5.同伴互助保障维度 | 第41-43页 |
(三)不同教师在各维度的差异分析 | 第43-49页 |
1.不同性别教师在各个维度的差异分析 | 第43-44页 |
2.不同年龄教师在各个维度的差异分析 | 第44-45页 |
3.不同教龄教师在各个维度的差异分析 | 第45-47页 |
4.不同任教科目教师在各个维度的差异分析 | 第47-49页 |
四、小学校本教研中教师同伴互助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9-60页 |
(一)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 | 第49-51页 |
(二)小学教师同伴互助存在的问题 | 第51-55页 |
1.教师同伴互助认识不全面 | 第51-52页 |
2.教师同伴互助素养有待提高 | 第52页 |
3.教师同伴互助对象、内容和形式存在局限性 | 第52-53页 |
4.教师同伴互助效果不显著 | 第53-54页 |
5.教师同伴互助缺乏必要保障 | 第54-55页 |
(三)原因分析 | 第55-60页 |
1.教师忽视同伴互助,缺乏深入理解和研究 | 第55页 |
2.教师竞争现象明显,缺乏互助技能相关训练 | 第55-56页 |
3.科际化教研组织形式明显,互助行为缺乏自主性 | 第56-57页 |
4.受“自上而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影响,互助效果不显著 | 第57-58页 |
5.教师工作负担过重,发展性教师评价缺失 | 第58-60页 |
五、改进小学校本教研中教师同伴互助的对策及建议 | 第60-67页 |
(一)厘清内涵、提高认识 | 第60-61页 |
1.厘清教师同伴互助内涵,彰显同伴互助的有效性 | 第60页 |
2.提高教师同伴互助认识, 激发同伴互助的主动性 | 第60-61页 |
(二)提升素质、强化技能 | 第61-62页 |
1.提升教师同伴互助素质,树立“双赢”思维 | 第61页 |
2.强化教师同伴互助技能,开展培训活动 | 第61-62页 |
(三)拓展范围、扩充内容、丰富形式 | 第62-64页 |
1.拓展教师同伴互助范围,彰显同伴互助的异质性 | 第62-63页 |
2.扩充教师同伴互助内容,体现同伴互助的全面性 | 第63页 |
3.丰富教师同伴互助形式,凸显同伴互助的创生性 | 第63-64页 |
(四)优化过程、变革管理 | 第64-65页 |
1.优化教师同伴互助过程 | 第64页 |
2.变革校本教研管理模式 | 第64-65页 |
(五)构建文化、减轻负担、实施评价 | 第65-67页 |
1.构建合作型教师文化,为同伴互助提供文化保障 | 第65页 |
2.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同伴互助提供时间保障 | 第65-66页 |
3.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为同伴互助提供评价保障 | 第66-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一 | 第71-74页 |
附录二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