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锻造、锻压与锻工论文--锻造用机械与设备论文

锻造操作机夹钳垂直提升复合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锻造操作机夹钳升降系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夹钳提升机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夹钳提升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多执行器协调控制方法研究现状第15-17页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第17-19页
第2章 锻造操作机夹钳提升系统数学建模第19-42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锻造操作机夹钳提升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及参数化建模第19-28页
        2.2.1 夹钳提升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分析第19-20页
        2.2.2 逆运动学分析及参数化建模第20-24页
        2.2.3 正运动学分析及参数化模块搭建第24-28页
    2.3 夹钳提升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28-29页
    2.4 夹钳提升液压系统关键组成元件的数学建模第29-34页
        2.4.1 电液比例阀数学模型第29-32页
        2.4.2 非对称液压缸数学模型第32-34页
        2.4.3 位移传感器数学模型第34页
    2.5 夹钳提升液压系统数学建模第34-41页
        2.5.1 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框图第34-35页
        2.5.2 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第35-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锻造操作机夹钳垂直提升系统仿真研究第42-53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夹钳提升系统仿真建模第42-47页
        3.2.1 阀控升降缸位置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第42-45页
        3.2.2 阀控缓冲缸位置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第45-46页
        3.2.3 夹钳垂直提升位置控制系统仿真模型框图第46-47页
    3.3 夹钳垂直提升位置控制系统仿真研究第47-51页
        3.3.1 2s完成垂直升降时的仿真研究第47-49页
        3.3.2 5s完成垂直升降时的仿真研究第49-50页
        3.3.3 10s完成垂直升降时的仿真研究第50-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锻造操作机夹钳提升复合控制研究第53-75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负载前馈补偿控制第53-66页
        4.2.1 负载前馈补偿控制的工作原理第53-54页
        4.2.2 负载前馈补偿控制器的设计第54-57页
        4.2.3 扰动力分析建模第57-62页
        4.2.4 负载前馈补偿控制仿真研究第62-66页
    4.3 顺馈补偿控制研究第66-74页
        4.3.1 顺馈补偿控制器的设计第66-70页
        4.3.2 顺馈补偿控制仿真研究第70-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锻造操作机夹钳垂直提升复合控制实验研究第75-88页
    5.1 引言第75页
    5.2 锻造操作机夹钳提升系统的实验平台建立第75-80页
        5.2.1 实验平台的机构部分第75-79页
        5.2.2 实验平台的液压部分第79-80页
        5.2.3 实验平台dsPACE控制器软件介绍第80页
    5.3 实验研究第80-87页
        5.3.1 夹钳 2s完成垂直升降实验研究第80-83页
        5.3.2 夹钳 5s完成垂直升降实验研究第83-85页
        5.3.3 夹钳 10s完成垂直升降实验研究第85-87页
    5.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结论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F1410钢热变形过程的晶粒演化模型与典型航空锻件数值模拟
下一篇:液氮低温轧制制备高强韧性Zr条带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