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车桥耦合理论的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1.2.2 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车桥耦合模型 | 第18-38页 |
2.1 轨道不平顺的描述 | 第18-23页 |
2.1.1 随机过程 | 第18-19页 |
2.1.2 轨道不平顺的分类 | 第19页 |
2.1.3 轨道不平顺功率谱 | 第19-22页 |
2.1.4 随机轨道不平顺的数值模拟 | 第22-23页 |
2.2 车辆系统建模 | 第23-26页 |
2.2.1 基本假定 | 第23页 |
2.2.2 车辆系统自由度 | 第23-24页 |
2.2.3 车辆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 第24-26页 |
2.3 桥梁系统建模 | 第26-32页 |
2.3.1 单元类型选取 | 第27-28页 |
2.3.2 单元质量矩阵 | 第28-29页 |
2.3.3 单元刚度矩阵 | 第29-31页 |
2.3.4 坐标转换 | 第31-32页 |
2.3.5 结构的阻尼矩阵 | 第32页 |
2.4 插值计算 | 第32-33页 |
2.5 地震激励的输入 | 第33-35页 |
2.5.1 地震激励的输入方法 | 第34页 |
2.5.2 本文采用的输入方法 | 第34-35页 |
2.6 车桥耦合的实现 | 第35-36页 |
2.6.1 车桥耦合系统运动方程 | 第35-36页 |
2.6.2 位移协调方程 | 第36页 |
2.6.3 相互作用力 | 第3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车桥耦合动力响应的求解 | 第38-63页 |
3.1 车桥耦合振动的数值求解方法 | 第38-43页 |
3.1.1 Newmark-β积分法 | 第38-41页 |
3.1.2 Duhamel积分法 | 第41-43页 |
3.2 车桥耦合系统的分析模型 | 第43-55页 |
3.2.1 结构自振特性的分析方法 | 第44-49页 |
3.2.2 振型叠加法 | 第49-52页 |
3.2.3 计算机程序的实现 | 第52-55页 |
3.3 本文方法的验证 | 第55-62页 |
3.3.1 工况一:不考虑地震作用的车桥耦合动力响应 | 第55-58页 |
3.3.2 工况二: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 | 第58-60页 |
3.3.3 工况三:地震作用下车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 | 第60-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不同条件下的地震作用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 第63-78页 |
4.1 不同地震波和地震级别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 第63-68页 |
4.2 地震作用的车桥耦合系统与单桥系统对比 | 第68-71页 |
4.3 车辆行驶速度对地震作用下的车桥耦合系统的影响 | 第71-74页 |
4.4 桥梁截面抗弯刚度对地震作用下的车桥耦合系统的影响 | 第74-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