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测量系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9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第二章 多点温湿度测量系统的选型与总体设计 | 第10-21页 |
| ·传统温度湿度测量的方法 | 第10-15页 |
| ·温度、湿度信号的特点 | 第10页 |
| ·传统的温度、湿度测量方法 | 第10-12页 |
| ·传感器的选型 | 第12-15页 |
| ·系统主控MCU 的选型 | 第15-17页 |
| ·显示模块液晶的选型 | 第17页 |
| ·温湿度测量系统的结构框图 | 第17-18页 |
| ·加热系统的概述 | 第18-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多点温湿度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1-30页 |
| ·C8051F020 的结构 | 第21-24页 |
| ·单片机时钟系统 | 第21页 |
| ·看门狗定时器的复位 | 第21-22页 |
| ·系统端口的设置 | 第22-24页 |
| ·主控MCU 的原理图 | 第24-25页 |
| ·电源部分原理图 | 第25页 |
| ·串口原理图 | 第25-26页 |
| ·JTAG 原理图 | 第26-27页 |
| ·按键原理图 | 第27-28页 |
| ·液晶原理图 | 第28页 |
| ·传感器接口原理图 | 第28-29页 |
| ·硬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多点温湿度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0-51页 |
| ·传感器的驱动与实现 | 第30-40页 |
| ·传感器的启动时序 | 第30-31页 |
| ·传感器控制字写入时序 | 第31-33页 |
| ·传感器数据读取时序 | 第33-34页 |
| ·传感器复位时序 | 第34页 |
| ·露点,相对温度和湿度的计算 | 第34-35页 |
| ·温度湿度测量软件的集成 | 第35-37页 |
| ·温度湿度测量流程的框图 | 第37-38页 |
| ·传感器在使用中所解决的问题 | 第38-40页 |
| ·液晶显示的驱动与实现 | 第40-46页 |
| ·液晶的控制驱动 | 第40-41页 |
| ·液晶写入数据的驱动与实现 | 第41-43页 |
| ·液晶读取数据的驱动与实现 | 第43-44页 |
| ·液晶显示数据和汉字的驱动与实现 | 第44-45页 |
| ·液晶启动的驱动与实现 | 第45页 |
| ·液晶显示过程的框图 | 第45-46页 |
| ·液晶使用过程遇到的问题 | 第46页 |
| ·串口UART0 的驱动与实现 | 第46-47页 |
| ·数模转换DAC 的驱动与实现 | 第47-49页 |
| ·DAC 的工作方式 | 第48页 |
| ·DAC 控制微波源的原理 | 第48-49页 |
| ·C8051F020 的软件开发环境的介绍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采集数据的软件优化处理 | 第51-5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展望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