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作品评论和研究论文

现代性语境下波德莱尔的信仰危机--兼与北村比较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现代性背景下的波德莱尔与北村第9-17页
    1.1. 十九世纪以来的现代性第9-11页
    1.2. 波德莱尔的特殊宗教观念第11-15页
        1.2.1. 波德莱尔的现代性观念第11-13页
        1.2.2. 波德莱尔的“忧郁”宗教观第13-15页
    1.3. 北村的现代性与宗教观第15-17页
        1.3.1. 北村的“终极困境”第15-16页
        1.3.2. 特殊时代下的北村的宗教观第16-17页
2. 波德莱尔与北村笔下的宗教元素分析第17-24页
    2.1. 波德莱尔所处的时代特质第17-18页
    2.2. 北村的现代性试验第18-20页
    2.3. 波德莱尔笔下的宗教元素第20-24页
        2.3.1. 波德莱尔的“人造天堂”第20-22页
        2.3.2. 波德莱尔的“厌烦”第22-23页
        2.3.3. 波德莱尔的宗教态度批判第23-24页
3. 波德莱尔与北村的对信仰危机的抗争第24-28页
    3.1. 信仰危机面前的波德莱尔第24-25页
    3.2. 波德莱尔与北村对宗教的反抗与超越第25-26页
    3.3. 波德莱尔的宗教使命感第26-28页
4. 现代性视角下波德莱尔与北村的宗教叙事第28-34页
    4.1. 现代性背景下的信仰变革第28-30页
        4.1.1. 主体独特性思潮下的宗教改观第28-29页
        4.1.2. 宗教世俗化下的现代审美意识第29-30页
    4.2. 波德莱尔对于现代性发展的观点第30-31页
    4.3. 波德莱尔的信仰危机与社会责任第31-34页
        4.3.1. 波德莱尔的现代化观念第31-32页
        4.3.2. 波德莱尔与北村的信仰危机探源第32-34页
5. 波德莱尔与北村的殊途同归第34-45页
    5.1. 审美现代性环境下波德莱尔与北村的相似第34-36页
    5.2. 宗教精神指引下的波德莱尔与北村的文学创作第36-38页
    5.3. 审美的主体感与宗教的话语权第38-42页
    5.4. 信仰危机背景下的写作特征分析第42-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桑德拉·希斯内罗丝作品中新混血女性意识的研究
下一篇:哈金、张翎作品中的新移民形象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