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Summary | 第4-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1 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概况 | 第9-10页 |
2 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遗传和生理特性 | 第10-11页 |
3 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生态条件 | 第11-16页 |
3.1 生态条件 | 第11-14页 |
3.1.1 温度 | 第11-12页 |
3.1.2 光照 | 第12-13页 |
3.1.3 降雨 | 第13-14页 |
3.1.4 土壤 | 第14页 |
3.2 栽培因素 | 第14-16页 |
3.2.1 种植密度 | 第14-15页 |
3.2.2 施肥 | 第15-16页 |
3.2.3 病虫害 | 第16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荒漠绿洲区生态条件及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18-66页 |
1 前言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供试马铃薯品种 | 第19页 |
2.2 栽培地点及其生态条件及栽培因素 | 第19-20页 |
2.3 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鉴定方法 | 第20-24页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60页 |
3.1 块茎比重 | 第24-28页 |
3.2 块茎干物质含量 | 第28-32页 |
3.3 块茎淀粉含量 | 第32-40页 |
3.4 块茎出粉率 | 第40-44页 |
3.5 块茎水溶性蛋白质含量 | 第44-48页 |
3.6 块茎糖含量 | 第48-55页 |
3.7 块茎维生素含量 | 第55-59页 |
3.8 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59-60页 |
4 讨论 | 第60-64页 |
5 结论 | 第64-66页 |
第三章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条件及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66-110页 |
1 前言 | 第66-6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7-69页 |
2.1 供试马铃薯品种 | 第67-68页 |
2.2 栽培地区及其生态条件及栽培因素 | 第68-69页 |
2.3 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鉴定方法 | 第69页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6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9-104页 |
3.1 块茎比重 | 第69-73页 |
3.2 块茎干物质含量 | 第73-77页 |
3.3 块茎淀粉含量 | 第77-85页 |
3.4 块茎出粉率 | 第85-89页 |
3.5 块茎水溶性蛋白质含量 | 第89-93页 |
3.6 块茎糖含量 | 第93-99页 |
3.7 块茎维生素含量 | 第99-103页 |
3.8 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103-104页 |
4 讨论 | 第104-108页 |
5 结论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9页 |
作者简介 | 第119-120页 |
导师简介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