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氮氧化物的危害 | 第12-13页 |
1.2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 | 第13-14页 |
1.3 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 第14-16页 |
1.3.1 低氮燃烧技术 | 第15页 |
1.3.2 烟气脱硝技术 | 第15-16页 |
1.4 国内外氮氧化物治理情况 | 第16-20页 |
1.4.1 国外情况概述 | 第16-18页 |
1.4.2 我国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排放与治理情况概述 | 第18-20页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 | 第21-31页 |
2.1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概述 | 第21-22页 |
2.2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原理 | 第22-24页 |
2.3 SCR脱硝系统 | 第24页 |
2.4 SCR反应器的布置方式 | 第24-27页 |
2.4.1 高尘烟气段SCR布置 | 第25-26页 |
2.4.2 低尘烟气段SCR布置 | 第26-27页 |
2.4.3 尾部SCR布置 | 第27页 |
2.5 催化剂 | 第27-28页 |
2.6 影响SCR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28-31页 |
第三章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及其软件介绍 | 第31-37页 |
3.1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求解过程及软件结构 | 第31-34页 |
3.1.1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 第31页 |
3.1.2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特点 | 第31-32页 |
3.1.3 CFD软件求解流程及软件结构 | 第32-34页 |
3.2 FLUENT软件介绍 | 第34-35页 |
3.2.1 FLUENT概述 | 第34页 |
3.2.2 FLUENT软件所采用的离散化方法——有限体积法 | 第34-35页 |
3.2.3 GAMBIT网格生成软件 | 第35页 |
3.2.4 FLUENT求解器 | 第35页 |
3.3 FLUENT软件的优点 | 第35-37页 |
第四章 SCR烟气脱硝系统CFD仿真采用的数学模型 | 第37-42页 |
4.1 基本方程 | 第37-38页 |
4.2 湍流模型 | 第38-39页 |
4.3 多组分传输模型 | 第39-40页 |
4.4 多孔介质模型 | 第40页 |
4.5 FLUENT流场计算方法 | 第40-42页 |
第五章SCR脱硝系统烟道仿真 | 第42-70页 |
5.1 研究对象描述 | 第42-43页 |
5.2 脱硝系统局部入口烟道混合与均流CFD仿真 | 第43-49页 |
5.2.1 几何模型 | 第43-44页 |
5.2.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5.2.3 流场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5.2.4 小结 | 第48-49页 |
5.3 整体SCR脱硝系统烟道CFD仿真 | 第49-57页 |
5.3.1 几何模型 | 第49页 |
5.3.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第49-51页 |
5.3.3 整体脱硝烟道CFD仿真分析 | 第51-55页 |
5.3.4 小结 | 第55-57页 |
5.4 SCR脱硝涡轮型混合器CFD仿真研究 | 第57-64页 |
5.4.1 几何模型 | 第57页 |
5.4.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第57-59页 |
5.4.3 流场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9-64页 |
5.4.4 小结 | 第64页 |
5.5 脱硝系统出口烟道结构优化设计 | 第64-70页 |
5.5.1 问题的提出与描述 | 第64页 |
5.5.2 几何模型 | 第64-66页 |
5.5.3 网格划分、边界条件与模型的选取 | 第66-67页 |
5.5.4 CFD仿真结果比较与讨论 | 第67-69页 |
5.5.5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