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9页 |
1.1 VRV 空调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2 建筑物动态能耗仿真软件(BESP)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3 结合 BESP 的空调系统建模及建筑节能理论研究 | 第21-22页 |
1.4 变频多联空调系统的节能策略 | 第22-26页 |
1.4.1 VRV 变频空调的控制目标研究 | 第22-24页 |
1.4.2 空气-空气型全热交换器的研究 | 第24-25页 |
1.4.3 VRV 变频空调系统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 第25-26页 |
1.5 课题的选题意义、难点及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1.5.1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1.5.2 课题研究的难点及技术路线 | 第27页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变频多联空调能耗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9-44页 |
2.1 制冷工况下变频多联空调的能耗计算模型 | 第29-36页 |
2.1.1 DX 盘管的数学模型 | 第29-32页 |
2.1.2 变频多联系统能耗计算 | 第32-36页 |
2.2 制热工况下变频多联空调的能耗计算模型 | 第36-43页 |
2.2.1 DX 盘管的数学模型 | 第37-41页 |
2.2.2 变频多联系统能耗计算 | 第41-43页 |
2.3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变频多联空调的实验台构建 | 第44-56页 |
3.1 VRV 实验台的特点 | 第44页 |
3.2 测试房间布局 | 第44-45页 |
3.3 实验装置和测试设备 | 第45-51页 |
3.4 实验测试方法 | 第51-53页 |
3.4.1 房间内部得热的设置 | 第51页 |
3.4.2 制冷量/制热量的确定 | 第51页 |
3.4.3 耗电量的测定 | 第51-52页 |
3.4.4 室内外温湿度测定 | 第52-53页 |
3.5 实验方案 | 第53-56页 |
3.5.1 VRV 仿真模型制冷工况测试方案 | 第53-54页 |
3.5.2 VRV 仿真模型制热工况测试方案 | 第54-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页 |
第四章 变频多联空调的模型验证 | 第56-95页 |
4.1 VRV 模型的拟合曲线验证 | 第57-58页 |
4.2 制冷工况测试与 VRV 仿真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58-66页 |
4.2.1 IDF 模型的建立 | 第58-60页 |
4.2.2 设定温度输入值确定 | 第60-61页 |
4.2.3 制冷量和耗电量的仿真验证 | 第61-65页 |
4.2.4 性能系数 COP 及部分负荷系数 PLR 的仿真验证 | 第65-66页 |
4.3 制热工况测试与 VRV 仿真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66-75页 |
4.3.1 制热量和耗电量的仿真验证 | 第66-71页 |
4.3.2 性能系数 COP 及部分负荷系数 PLR 的仿真验证 | 第71-72页 |
4.3.3 仿真的误差来源分析 | 第72-73页 |
4.3.4 制热工况设定值及室内温度分布测试 | 第73-75页 |
4.4 VRV 能耗计算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75-88页 |
4.4.1 气象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 第75-79页 |
4.4.2 室内逐时温度的确定策略 | 第79-81页 |
4.4.3 建筑结构因素对模型的作用 | 第81-88页 |
4.5 用于空调能耗计算的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 第88-93页 |
4.5.1 VRV 能耗计算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 第88-90页 |
4.5.2 冬季 VRV 能耗的计算 | 第90-92页 |
4.5.3 夏季 VRV 能耗的计算 | 第92-93页 |
4.6 小结 | 第93-95页 |
第五章 VRV 空调新风系统 ERV 的仿真和实验研究 | 第95-116页 |
5.1 VRV 空调系统的新风策略 | 第95-96页 |
5.2. ERV 的能量仿真数学模型和实验验证 | 第96-101页 |
5.2.1 ERV 的测试验证 | 第98页 |
5.2.2 ERV 节能效果的冬季测试 | 第98-100页 |
5.2.3 使用 ERV 全年的节能预测 | 第100-101页 |
5.3. 不同气候及设定参数条件下 ERV 的运行分析 | 第101-105页 |
5.3.1 显热回收量和潜热回收量的比较分析 | 第101-104页 |
5.3.2 实际运行温湿度效率的比较分析 | 第104-105页 |
5.4 全热交换器的可利用性指标研究 | 第105-114页 |
5.4.1 全热交换器可利用性指标的提出 | 第105-106页 |
5.4.2 可利用性指标的应用分析 | 第106-114页 |
5.5 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六章 VRV 空调系统的仿真研究和节能分析 | 第116-135页 |
6.1 VRV 机组的部分负荷性能仿真评价 | 第116-121页 |
6.1.1 变频多联空调系统的部分负荷性能仿真 | 第116-121页 |
6.1.2 变频多联空调系统部分负荷比 PLR 和性能系数 COP 的关系分析 | 第121页 |
6.2 VRV 和其他常用空调系统的能量对比分析 | 第121-125页 |
6.2.1 建筑模型和空调系统参数设置 | 第121-124页 |
6.2.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24-125页 |
6.3 VRV 能耗评价因素的拓展分析 | 第125-133页 |
6.3.1 多目标模糊决策的理论方法 | 第126-128页 |
6.3.2 VRV 与几种常用空调方式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128-133页 |
6.4 小结 | 第133-135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35-138页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5-136页 |
7.2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 第136-137页 |
7.3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与所获奖励 | 第148-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