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 前言 | 第8-20页 |
| 第一部分 仪器与试剂 | 第20-22页 |
| 第二部分 稀土-N-苯磺酰甘氨酸二元配合物的合成、结构 | 第22-47页 |
| 实验 | 第22-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47页 |
| 1. 配合物的组成 | 第26-27页 |
| 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27-29页 |
| 3.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29-45页 |
| 1) 配合物(1)、(2)、(3)和(4)晶体结构描述 | 第29-40页 |
| [Y2(BsGlyH)6(H2O)4]n·3nH2O(5)晶体结构描述 | 第40-45页 |
| 4. 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三部分 稀土-N-苯磺酰甘氨酸-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结构 | 第47-68页 |
| 实验 | 第47-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8页 |
| 1. 合物的组成 | 第50-51页 |
| 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51-53页 |
| 3.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53-66页 |
| 3.1 [La_2(BsGlyH)_6(phen)_2(H_2O)_2]·2H_2O·2C_2H5OH(6)晶体结构描述 | 第53-60页 |
| 3.2 配合物(7)和(8)晶体结构描述 | 第60-66页 |
| 4. 小 结 | 第66-68页 |
| 第四部分 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实验 | 第68-75页 |
|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5页 |
| 1. 抑菌活性 | 第69-71页 |
| 2. 对超丰早1号稻谷催芽和生根的影响 | 第71-72页 |
| 3. 对桂林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72-74页 |
| 4. 结论 | 第74-75页 |
| 总结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页 |
| 附录 | 第77-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