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双乙酰 | 第9页 |
1.2 α-乙酰乳酸脱羧酶(α-ALDC) | 第9-14页 |
1.2.1 α-ALDC作用机理 | 第9-10页 |
1.2.2 α-ALDC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第2章 α-ALDC产生菌的发酵及破壁液的制备 | 第14-19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材料 | 第14-15页 |
2.2.1 菌株来源 | 第14页 |
2.2.2 培养基 | 第14页 |
2.2.3 主要试剂 | 第14-15页 |
2.2.4 主要仪器 | 第15页 |
2.2.5 PBS缓冲液 | 第15页 |
2.3 方法 | 第15-17页 |
2.3.1 α-ALDC的活力测定 | 第15-17页 |
2.3.2 α-ALDC产生菌的发酵 | 第17页 |
2.3.3 破壁液的制备 | 第17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7-19页 |
第3章 α-ALDC的分离与纯化 | 第19-34页 |
3.1 引言 | 第19页 |
3.2 材料 | 第19-20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3.2.2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3.2.3 缓冲液系统 | 第19-20页 |
3.2.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溶液 | 第20页 |
3.2.5 转膜缓冲液 | 第20页 |
3.3 方法 | 第20-23页 |
3.3.1 α-ALDC的活力测定 | 第20-21页 |
3.3.2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3.3.3 盐析法除杂蛋白 | 第21页 |
3.3.4 热处理除杂蛋白 | 第21-22页 |
3.3.5 不同缓冲液系统对α-ALDC粗酶活性的影响 | 第22页 |
3.3.6 离子交换柱层析 | 第22页 |
3.3.7 酶纯度的鉴定 | 第22-23页 |
3.3.8 流程图 | 第23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3-33页 |
3.4.1 盐析法除杂蛋白 | 第23-24页 |
3.4.2 热处理除杂蛋白 | 第24-25页 |
3.4.3 不同缓冲液系统对α-ALDC粗酶活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3.4.4 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α-ALDC | 第27-32页 |
3.4.5 α-ALDC的纯化过程与结果 | 第32-33页 |
3.5 结论 | 第33-34页 |
第4章 α-ALDC的酶学性质 | 第34-42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材料 | 第34页 |
4.2.1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4.2.2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4.3 方法 | 第34-36页 |
4.3.1 α-ALDC的活力测定 | 第34页 |
4.3.2 分子量及亚基的测定 | 第34-35页 |
4.3.3 不同温度对ALDC酶活的影响 | 第35页 |
4.3.4 不同pH值对酶活的影响 | 第35页 |
4.3.5 米式常数Km值及Vm值的测定 | 第35页 |
4.3.6 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 | 第35页 |
4.3.7 EDTA及牛血清白蛋白对酶活的影响 | 第35页 |
4.3.8 分支氨基酸对酶活的影响 | 第35-36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4.4.1 分子量的测定 | 第36页 |
4.4.2 不同温度对ALDC酶活的影响 | 第36-37页 |
4.4.3 不同pH值对酶活的影响 | 第37-38页 |
4.4.4 米式常数Km值及Vm值的测定 | 第38-39页 |
4.4.5 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 | 第39页 |
4.4.6 EDTA及牛血清白蛋白对酶活的影响 | 第39-40页 |
4.4.7 分支氨基酸对酶活的影响 | 第40-41页 |
4.5 结论 | 第41-42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