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5-7页 |
第一章 缔约过失责任概述 | 第7-18页 |
一、 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及历史演变 | 第7-15页 |
(一) 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 | 第7-8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对缔约过失责任的继受 | 第8-12页 |
(三) 缔约过失责任对英美法系国家的影响 | 第12-14页 |
(四) 国际公约中的缔约过失责任 | 第14-15页 |
二、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5-18页 |
(一) 经济价值 | 第16页 |
(二) 制度价值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缔约过失责任与诚实信用原则 | 第18-28页 |
一、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的观点和评析 | 第18-22页 |
(一) 法律行为说 | 第18-19页 |
(二) 侵权行为说 | 第19-20页 |
(三) 法律规定说 | 第20页 |
(四) 诚实信用原则说 | 第20页 |
(五) 评析 | 第20-22页 |
二、 诚实信用原则之简单回顾 | 第22-25页 |
(一) 诚实信用的内涵 | 第22-23页 |
(二) 诚实信用原则的演变 | 第23-25页 |
三、 诚实信用原则成为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 | 第25-28页 |
(一) 缔约过失责任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25-26页 |
(二) 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地位决定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 | 第26页 |
(三) 各国相关的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是诚实信用原则成为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的直接原因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缔约过失责任的认定标准 | 第28-42页 |
一、 确认缔约过失责任构成的意义和学说 | 第28-30页 |
(一) 合理界定缔约过失责任构成的意义 | 第28-29页 |
(二)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构成的观点 | 第29-30页 |
二、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及具体认定标准 | 第30-42页 |
(一) 缔约上的过失行为必须发生在合同缔结阶段 | 第30-33页 |
(二) 缔约当事人在缔约中存在过错或有违反先契约义务的行为 | 第33-38页 |
(三) 存在信赖利益或固有利益受损的事实 | 第38-40页 |
(四) 违反先契约义务的行为与利益受损的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缔约过失责任之承担 | 第42-50页 |
一、 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 | 第42-45页 |
(一) 合同不成立时的缔约过失责任 | 第42-43页 |
(二) 合同无效的缔约过失责任 | 第43-44页 |
(三) 合同被变更、被撤销的缔约过失责任 | 第44页 |
(四) 缔约之际未尽保护义务致对方人身权、财产权益受损的缔约过失责任 | 第44-45页 |
(五) 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商业秘密的缔约过失责任 | 第45页 |
二、 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 | 第45-50页 |
(一) 承担方式 | 第45-46页 |
(二) 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46-50页 |
第五章 缔约过失责任在我国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 | 第50-55页 |
一、 我国缔约过失责任的立法现状 | 第50-51页 |
二、 《合同法》对缔约过失责任规定的不足之处及其完善 | 第51-55页 |
(一) 缔约过失责任的立法模式 | 第51页 |
(二) 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 | 第51-52页 |
(三) 缔约过失行为的构成要件及举证原则 | 第52-53页 |
(四)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