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燃气集团物资管理工作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引言第11-14页
    1.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1.1 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第11-12页
        1.1.2 研究物资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第12页
    1.2 燃气集团物资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第12-14页
        1.2.1 分散采购未能形成批量第12页
        1.2.2 分散仓储自行供应浪费资源第12页
        1.2.3 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方法第12页
        1.2.4 传统物资管理工作的弊端第12-14页
2 国内外物资管理理论及其发展第14-18页
    2.1 国际物流学理论发展概况第14-15页
        2.1.1 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第14页
        2.1.2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历程第14-15页
    2.2 我国物流学理论发展概况第15-16页
        2.2.1 物流概念传入我国的途径第15页
        2.2.2 我国的物流概念与物流活动第15-16页
        2.2.3 我国物流学理论的现状与发展第16页
    2.3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方向第16-18页
        2.3.1 物流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第16页
        2.3.2 物流运作方式的发展方向-第三方物流(TPL)第16-17页
        2.3.3 电子商务与物流第17页
        2.3.4 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第17-18页
3 物资采购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第18-23页
    3.1 确立以集中招标采购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第18-19页
        3.1.1 政府采购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第18-19页
        3.1.2 借鉴成功经验确定指导思想第19页
    3.2 按计划分步分类实施采购创新第19-21页
        3.2.1 进口燃气工程专用设备及材料的采购第20页
        3.2.2 国产燃气专用设备及材料的采购第20页
        3.2.3 对市内定点供应商进行公开招标第20-21页
        3.2.4 其他物资的采购第21页
    3.3 采购创新初见成效第21-22页
        3.3.1 降低采购成本第21-22页
        3.3.2 保证所购物资质量第22页
        3.3.3 规范采购行为第22页
    3.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4 完善定点供应制度建立双赢合作关系第23-28页
    4.1 传统物流关系第23页
    4.2 双方需求的矛盾因素第23-24页
        4.2.1 价格的矛盾第23页
        4.2.2 品质的矛盾第23-24页
        4.2.3 服务的矛盾第24页
        4.2.4 库存量的矛盾第24页
        4.2.5 付款的矛盾第24页
    4.3 双方需求的合作因素第24页
        4.3.1 成本的愿望第24页
        4.3.2 研发的愿望第24页
        4.3.3 优势的互补第24页
    4.4 新型物流关系第24-25页
    4.5 营建新型合作关系第25-26页
    4.6 协调各方需求矛盾第26-27页
        4.6.1 价格矛盾的协调第26页
        4.6.2 品质矛盾的协调第26页
        4.6.3 服务矛盾的协调第26-27页
        4.6.4 库存量矛盾的协调:第27页
        4.6.5 结帐期矛盾的协调:第27页
    4.7 真诚开展技术合作第27页
    4.8 本章小结第27-28页
5 改革库存量管理观念第28-34页
    5.1 客户服务水平指标(CSL指标)现状第28-29页
        5.1.1 客户服务水平指标(CSL指标)第28页
        5.1.2 目前我们的客户服务水平指标(CSL指标)第28-29页
        5.1.3 明确CSL指标的重要性第29页
    5.2 库存量管理计划存在的缺陷第29-33页
        5.2.1 库存模型(inventory models)的建立第29-31页
        5.2.2 安全库存量的确定第31-32页
        5.2.3 试算结果第32页
        5.2.4 分析第32-33页
    5.3 库存量管理观念的改革第33页
        5.3.1 充分利用科学的数学模型加强日常库存量管理第33页
        5.3.2 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结论改革采购供应思路第33页
    5.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6 改革采购思路引入全新供应商关系管理第34-38页
    6.1 现代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第34页
    6.2 传统采购模式的缺陷第34-35页
    6.3 新型的合作竞争(Coopetition)关系第35-36页
    6.4 扩大供应商配送范围第36-37页
    6.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7 改革供应流程推行全额配送第38-42页
    7.1 目前的供应流程第38页
    7.2 推式与拉式市场原理简介第38-40页
        7.2.1 推式市场的供应链系统第38-39页
        7.2.2 拉式市场的供应链系统第39-40页
        7.2.3 分析第40页
    7.3 引入全额配送后的物资供应流程第40-41页
        7.3.1 具体实施方法第40-41页
        7.3.2 实施全额配送可以取得的效果第41页
        7.3.3 实施全额配送有利条件第41页
    7.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8 物流电子信息系统的完善第42-61页
    8.1 理想物流电子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第42-43页
    8.2 完善物流电子信息系统功能和模块第43-46页
        8.2.1 新增建立在Internet上的电子商务网站第43页
        8.2.2 新增库存自动化管理模块第43页
        8.2.3 新增配送路线自动优化功能模块第43-44页
        8.2.4 新增采购订单管理功能第44页
        8.2.5 新增销售订单管理功能第44-45页
        8.2.6 新增借入,借出与归还核销功能第45-46页
        8.2.7 新增代管仓管理功能第46页
        8.2.8 扩大自动生产表报的自定义功能第46页
    8.3 理想物流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第46-60页
        8.3.1 功能模块设置第46-48页
        8.3.2 模块的功能设置第48-60页
    8.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9 物资管理进一步创新的展望第61-65页
    9.1 ERP和SCM介绍第61-62页
        9.1.1 ERP介绍第61页
        9.1.2 SCM介绍第61-62页
    9.2 供应链管理的行动步骤第62-63页
        9.2.1 战略和运作目标第62-63页
        9.2.2 供应链管理变革的设计实施第63页
    9.3 实施ERP、SCM的意义第63页
    9.4 实施ERP、SCM的难度和可行性第63-65页
10 结束语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澜沧江铜成矿带基于GIS的成矿条件评价
下一篇:吉林省国土资源网网络安全建设的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