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1. 前言 | 第5-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11页 |
| 2.1 材料 | 第6-7页 |
| 2.2 方法 | 第7-11页 |
| 2.2.1 壳聚糖最佳处理组合的选择 | 第7-8页 |
| 2.2.2 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对苹果梨黑斑病的影响 | 第8页 |
| 2.2.3 壳聚糖防止苹果梨腐烂的机理 | 第8-11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1-18页 |
| 3.1 壳聚糖浓度、溶剂、温度及表面活性剂的不同组合对病斑面积的影响 | 第11-13页 |
| 3.2 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对苹果梨病斑面积的影响 | 第13-14页 |
| 3.3 壳聚糖处理对果皮预存抗菌物质的诱导 | 第14-16页 |
| 3.4 壳聚糖处理对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16页 |
| 3.4.1 几丁质酶活性 | 第16页 |
| 3.4.2 β-1,3-葡聚糖酶活性 | 第16页 |
| 3.5 离体条件下壳聚糖对细链格孢的影响 | 第16-18页 |
| 3.5.1 壳聚糖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16-17页 |
| 3.5.2 壳聚糖对细链格孢径向生长的影响 | 第17-18页 |
| 3.5.3 壳聚糖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 第18页 |
| 4. 讨论 | 第18-22页 |
| 5. 结论 | 第22-23页 |
| 图版 | 第23-24页 |
| 附图 | 第24-31页 |
| 文献综述 | 第31-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致谢 | 第49页 |